调解故事|货款收到了,“心结”打开了

2025-03-04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钱已经到账了,感谢你们帮忙要回欠款,解决了我的烦心事……”今天,记者获悉,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法院已成功调解该起买卖合同纠纷,两家企业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部分欠款。

2022年10月起,某食品经营部向某餐馆供应海鲜等冻品,双方约定,货款月结,但该餐馆却未全额支付货款。多次讨要无果后,某食品经营部将某餐馆及其经营者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支付相应货款。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先与双方电话沟通,详细了解案情。“每次跟他们要钱都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的,我们这小本生意也难办啊。”电话一接通,经营者王某就向法官大吐苦水,称某餐馆的经营者李某不讲信用。“不是我们不讲信用,而是王某的供货价格偏高,而且有几张结算单对不上,我们要求对笔迹进行鉴定。”经营者李某亦向法官抱怨,说王某多次上门讨要货款,给餐馆的经营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对欠款的数额不予认可。

“矛盾症结点在于欠款数额的确定。”初步调查后承办法官找到核心矛盾。考虑到本案标的不大,而笔迹鉴定成本较高、耗时较长。为减轻诉累,在征得双方同意后,法官组织双方调解,针对李某提出的笔迹鉴定申请,理清楚诉讼成本及利弊。多番劝说后,李某认识到自身拖欠货款的错误行为,王某也愿意与被告沟通欠款数额,并给予几个月的还款宽限期。

最终,双方经过协商自愿达成一致意见:某餐馆共欠某食品经营部货款9500元,分6个月支付完毕,双方就本案再无其他纠纷。协议达成后,某餐馆的经营者李某当场筹钱并支付了2000元货款,这才出现开头的一幕。

记者 鲁燕 通讯员 马楠 维佳


分享到: 编辑:刘潇潇 统筹:陈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