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皎皎千门秀
华灯盏盏万户春
今天
我们迎来了
元宵佳节
万家灯火是美景,家人闲坐是乐事,岁月静好是赏心。良辰生欢喜,借元夕的美好寓意,祝努力生活的你,收获圆圆满满的一年。
中国农历规定,将太阳和月亮黄经相同的日期作为一月之首,即初一,此时,太阳、月球、地球大体在一条直线上。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元月十五是传统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元宵赏灯的习俗始于东汉时代,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传统中国年,为了庆祝这一天的到来,男女老少都会出门逛庙会、赏灯花、猜灯谜。
“火树银花灯如昼,宝马雕车香满路”,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我们用满街的灯火通明尽情狂欢,迎接新年的启程,也诚心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希望以后每一天,都如同这个夜晚一样光明幸福。
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
元宵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虽然两种做法和口感有所不同,但皆取团圆美满之寓意,象征全家人团圆幸福,年年欢聚。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回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起源于上古时代,正月十五耍龙灯,载歌载舞的节日氛围,流传于很多地方。
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习俗活动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元宵节闹花灯之风盛行,一直延传于后世至今。
元宵节又称为“灯节”。到时官府和民间均悬挂各种形状、制作精美的彩灯,尤其是沿街民居和商铺所挂花灯更是争奇斗胜、流光溢彩,引来众多游人驻足观看。
除了这些,元宵节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含义,
一般人儿小编不告诉他!
在古代,元宵节是未婚男女一年中为数不多的见面机会,也缘此有了“情人节”的特征,元宵节才是中国人的情人节!
只是因为在灯会上多看了你一眼,就变成了一生的牵挂与追寻,这种中国式的浪漫,在今天多少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然而在封建社会,礼教森严,未婚女性不允许外出自由活动,但元宵节这天,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未婚女子,有机会走出家门,也多了与心仪男子邂逅的机会。
元宵节也是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堪称中国人的狂欢节!它强调万民同乐,大家一起赏圆月、看花灯、猜灯谜、放鞭炮,展现的是一幅“火树银花不夜天”的风俗画卷。
过了正月十五
就意味着年过完啦。
带着祝福
努力为新的一年拼搏奋斗吧!
主创: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