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功夫郑州丨梅花拳又苦又香,哭着也要练 有群孩子在树桩上边抹泪边咬牙坚持

2025-02-12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梅花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依相生,是一种以文养武、以武济文‘文武合一’的‘文化拳’。”在年过六旬的辛万昌心中,梅花拳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寄托,他在退休后免费授徒,带领一群孩子在武术大赛中斩金夺银,不断展示传统武术的独特魅力。

60岁老人的半世纪功夫情缘

2月5日清晨,郑州碧沙岗公园内,一名身形消瘦的男子正在操练武术,一套行云流水的“梅花五势”,引来市民连声叫好。这位武者就是获得中国武术五段称号的梅花拳传承人辛万昌。

梅花拳起源于明末清初,盛行于华北地区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其名源于“步踏梅花五方位,招如花瓣绽千变”的独特形态。史料记载,梅花拳融合道家思想与实战技法,后逐渐发展出桩上练功、刚柔并济的体系,尤以“梅花桩”训练闻名——习武者需在碗口粗的木桩上完成闪转、劈打等高难度动作,以此锤炼平衡力与爆发力。

“特别是对练的时候,我几次想要放弃,但因为对武术的热爱,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辛万昌自幼习武,尤其钟情梅花拳,曾经付出了无数的汗水与心血。目前,年过六旬的他仍坚持每天习武,清晨之时总会准时出现在练武场。对他而言,梅花拳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寄托,50年间练习梅花拳已化为不可或缺的习惯。

病中拄拐练功引来医护学拳

2014年,辛万昌被调派至新密超化矿区工作,不幸遭遇工伤事故,腿、脚等部位受伤严重。他被送往新密矿务局医院接受治疗时,不仅身体承受着伤痛,心理上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没有被困境击倒,而是选择了坚强面对。

2015年,腿部伤病尚未完全恢复,辛万昌已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恢复训练。他在病房楼下的空地上,一手持刀、一手依靠拐杖支撑习练起梅花拳招式,凭着对武术的热爱和执着,一次次突破伤痛和身体的限制。

他的坚强表现获得医护人员的赞赏与钦佩,大家为辛万昌的毅力所折服,也被他对武术的热情深深吸引,一些人当即拜师学习梅花拳。从那时起,辛万昌便收到了新密的第一批弟子,每日有二三十个人齐聚医院空地,跟随他练习梅花拳。

免费授徒 收获武术比赛奖牌

辛万昌对武术的热爱不仅体现在每日坚持不懈的训练中,练武之余还通过文字记录下自己对武术的理解、感悟和情感,激励自己将传播梅花拳当做一种使命。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现在辛万昌虽然已经退休,但仍然活跃于武术教育的第一线,现在常驻郑州锻炼,并利用周末时间免费教授孩子们学习梅花拳等传统武术。不少孩子曾在树桩上练武练到哭,但是,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2023年10月19日,河南嵩山少林武术大赛,他和孩子们代表新密气功协会参加并取得三金一银三铜的好成绩。

辛万昌以自己的行动,宛如一枝傲雪的梅花,在岁月中静静绽放,诠释着梅花拳深邃的精神内涵。他如同一位文化的使者,用耐心和爱心编织起一座桥梁,将新一代与古老的传统紧密相连,激发新一代练武者心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

记者 汪永森 黄栖悦/文

采访者供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