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南春运预计5.3亿人次跨区域出行
同比增长6%,人员流动量再创新高
昨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河南省2025年春运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2025年春运工作总体情况。根据研判,由于春节假期调整等多种因素叠加,今年春运期间,我省群众出行意愿强烈,货物运输需求持续提升。
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再创新高
今年春运,我省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再创新高,预计达5.3亿人次,同比增长6%。其中,营业性客运量6500万人次,同比增长9%,春节前后探亲、务工、学生、旅游等4种客流交织叠加,运输服务面临较大压力。同时,春运期间保暖保供、民生、春耕备耕等物资需求旺盛。
出行结构特点突出。自驾出行占比预计超过90%,成为春运出行主力,新能源车辆充电需求增大。预计郑州、洛阳地铁日峰值流量将再创新高,城市周边通行保障压力加大。农村探亲、赶集时间集中,交通保障难度增大。
高峰时段路网承压较重。预计春节假期高速公路日均出口流量达288万辆,2月2日(初五)将达到峰值流量345万辆、为往年日常流量的1.9倍。京港澳、连霍等高速主干线易发生拥堵缓行。
春运期间,我省将充分利用“e路畅通”小程序服务功能,全量接入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数据,为自驾人员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充电设施状态查询服务。科学设置ETC车道占比,完善引导标志和渠化设施,保障车辆快捷通行。同时,创新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举措,动态增加小客车停车位1000个以上,实现“顺畅停车”;全省175对服务区实现充电桩全覆盖,3103个充电车位满足“充电无忧”。
加大运力投放提升服务质效
春运及春节假期期间,我省将强化公安、交通等部门协同监管和执法协作,强化“两客一危”事中监管,及时预警提醒。依托重点枢纽场站、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点场所、重点区域,严厉打击非法营运、出租车议价绕道、疲劳驾驶、超限超载等行为,依法打击非法运输烟花爆竹行为。
加大运力投放,通过加开临客,增加定制客运、包车客运,开通农村赶集班、预约班,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密切综合运输衔接,加强城市公交、地铁、出租汽车与铁路、民航等枢纽场站信息共享,全力做好运输接驳,畅通出行“最初”和“最后一公里”。
优化公路、铁路、民航、地铁安检流程,加强换乘引导,提高换乘效率。在重要路段、重点区域增设移动充电车,提升停车、加油、用餐、如厕等服务能力和质量。强化重点人群服务,加强用工企业、高校对接,提供上门售票、包车、专列(包车厢)、包机等服务。加大对老幼病残孕等重点群体关心关爱,协助提供票务咨询、候车引导、行李搬运等服务。12328、12306、12326、12305等行业咨询服务热线24小时“不打烊”,全天候温馨服务,及时解决群众出行和各类急难愁盼问题。
春节假期河南文旅年味浓
游河南、赏山水、品文化、享年味……春节是人们探亲访友、团聚欢庆、旅游休闲的高峰期,也是文旅消费需求集中释放期。过境免签政策扩容,出入境游热度持续增长,今年春节,港澳游、亲子客群海岛游尤为火爆,入境游也是2025年春节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面对这些新特点,为繁荣春节文旅市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省文旅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欢喜过年文化味浓。我省将办好“春满中原·老家河南”系列主题活动。春节前夕,我省文旅部门将在东西南北中分别设置商丘、三门峡、南阳、安阳、郑州五个主会场,突出传统文化、主题灯会、民俗市集、沉浸体验等主题,接力开启“春满中原·老家河南”系列主题活动序幕,指导郑州、开封、洛阳等地办好“商都新春奇妙游”“大宋中国年”“穿越盛唐洛阳年”等系列活动。同时组织开展2025“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春节期间计划统筹各地举办“古城过大年”“非遗馆里过大年”等展示展演活动200多场。
记者 张倩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