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画院“大河意象·黄河文化美学研究主题展”走进中国国家画院

2024-12-07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大河意象·黄河文化美学研究主题展览”入选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美术报》社承办的“灿若星河——画院(青年艺术家)优秀创作成果展览”扶持项目

丨主办单位丨

中国国家画院

丨承办单位丨

《中国美术报》社

丨申报单位丨

郑州美术馆(郑州画院)

丨策展人丨

罗鸣 王会

丨展览时间丨

2024年12月9日—12月13日

丨展览地点丨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丨开幕时间丨

2024年12月9日15:00

丨参展艺术家丨

罗鸣、王三友、宋野岩、赵曼

曹洁、张阳丽、毛鸿雁 

· 展览前言 ·

华夏五千载,黄河万古流。黄河之水奔腾不息,黄河文化的血脉延续千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之美发轫于古今文学与人文古迹,承载了数千年文明的发展积淀,滋养了无数为它的壮阔、雄浑、深沉所吸引的创作群体;黄河之美根植于其广袤多变的自然风光和沿岸风土,它或斑斓或悠远,始终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灵感之源;黄河之美立足于时代精神,它的坚定不移、宽厚包容等精神内涵始终深藏于人们心中。郑州美术馆(郑州画院)自2020年起,以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开拓性地启动了“大河意象·黄河文化美学研究”项目,在郑州美术馆(郑州画院)成立“黄河文化美学创作研究基地”。基地旨在聚焦“中原腹地、一山(嵩山)一河(黄河)”的创研主题,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美学特质研究,让黄河文化研究从美学高度向纵深阐发。四年来,累计展出660幅(件)黄河题材的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书法、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作品从黄河的自然风光、历史变迁、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角度传递黄河文化美学。三季累计观展人数近20万人,得到各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与好评,在河南乃至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作品相继走进浑河沿岸沈阳、娄水之东太仓、八桂之域广西、黄河之滨兰州等地进行巡展,传播了黄河美学,弘扬了黄河文化。

此次展览以郑州画院七位艺术家的创作为核心,集中展现了该项目启动近四年来,郑州画院艺术家群体围绕黄河文化主题进行的艺术探索与创新,凝聚着各位创作者经年累月的艺术成果和对黄河绵长深远的情怀。罗鸣的书法作品以魏楷连接秦汉,着笔古典诗词中的大河意象,对中华优秀传统书法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毛鸿雁以翰墨抒写黄河精神的时代内涵,大朴不雕,率真自然;王三友的山水画作品以丹青笔墨描绘太行山、大别山等黄河两岸风景,作品以书入画,余韵悠长;宋野岩的中国画作品深谙古道,寄情翰墨,钟情山水,气韵生动;赵曼的中国画作品关注河洛文化源流,探源华夏文明魅力;曹洁用多变斑斓的跳跃色块与笔触,展示了极富生机活力的黄河魅力;张阳丽在对黄河沿途田园风景的长期写生中,以温婉柔和的笔触不断发掘、阐释着中原风土和家园之美。

“大河意象·黄河文化美学研究主题展览”入选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美术报》社承办的“灿若星河——画院(青年艺术家)优秀创作成果展览”扶持项目,体现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报》对郑州美术馆(郑州画院)讲好“黄河故事”的肯定,也是该项目历时四年一次重要的阶段性总结。此次展览展出作品44件,作品风格各异、形式多样,是郑州画院艺术家们精心创作的优秀作品。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与更多艺术家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共同探索黄河文化美学的多元化表达,为黄河文化美学的阐释生发出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

· 部分展览作品欣赏 ·

罗鸣 《万卷一窗联

180cm×32cm×2 2024 草书

王三友 《吾心清似水 与物长为春

180cm×90cm 2024 中国画

宋野岩 《曾为此君醉似泥

238cm×122cm 2024 国画

赵曼 《野望系列之五

180cm×49cm 2023 国画

曹洁  《嵩山夕照

180cm×150cm 2021 布面丙烯

张阳丽 《秋日印象 NO.1

60cm×80cm 2023 布面油画

毛鸿雁 《嵩山仿碑

239cm×53cm×4 2021 章草

分享到: 编辑:赵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