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期)
2024年12月6日
农历十一月初六
二十四节气
大雪
大雪节气之后
日继续缩短,夜逐渐绵长
农谚讲“大雪小雪、煮饭不息”
形容白天如此之短
人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了
小雪节气,雪往往随下随融
到了大雪,雪常常随下随积
有了皑皑积雪
才有银装素裹的景色
才有万山积玉的意境
太阳运行到黄经255度的时候,即为大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矣。”这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仲冬的来临。
“小雪封山,大雪封河”,自此,零度以下的气温成为北国的常态,雪多了起来,大了起来,生活的场景每每进入雪花纷飞、雾凇满枝、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即便在温暖如春的岭南,间或映入眼帘的红叶疏枝,尤其是倏忽而至的北风阴雨,也会让人的体感蓦然沉入冬的气息之中。
它的冷是沉郁的,重重地把世界包裹起来,连不畏寒冷、喜欢在冬日里啼鸣的寒号鸟也闭上了嘴,没有力气没有心思再叽叽喳喳了。是谓大雪初候“鹖鴠(hé dàn)不鸣”。
如此的至阴之寒,没有让生命萎靡,反而成就了最富诗意的冬天。因为有雪,有大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风雪江边那个孤寂的背影,是大雪节气的经典画面。多少伤痛,多少无奈,多少沉重,多少欢欣,多少希望,都沉蕴在一颗充实超然的心灵中,化作那一个沉静的背影,把悲欣交集的生命活出永恒的诗意。
到了大雪二候,别看才过去短短几天,比起大雪初候已是大不相同。气温下降非常之快,风雪席卷北方,频频到来的寒流使得南方也进入了最难受的阴冷模式。
严冬的气息越来越浓,大自然的山林原野之中,动物的影踪几乎绝迹,人类活动的大街小巷,尽是匆匆赶路的身影。
在冬寒的困顿中,生命似乎要沉睡了,低迷了,停滞了。其实不然!你听,在那冰天雪地之中,莽莽群山之间,虎啸阵阵,虎吟声声,如激越的鼓点,奏响了生命在严冬时期的交响。
立秋虎始啸,仲冬虎始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此解释大雪二候“虎始交”:“虎,猛兽。故《本草》曰能避恶魅,今感微阳气,益甚也,故相与而交。”在大雪二候,百兽之王的老虎已经率先感受到了阳气的萌生,开始求偶交配了。在严冬静寂的雪林中,它的叫声恰似无声处的惊雷,激荡出生命原始、粗犷而蓬勃的呼喊。
遵循生命之道,踏着自然的节点,虎感微阳起而“始交”,完成了生命的延续,彰显了生命雄浑的力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此解释“荔挺出”:“荔,《本草》谓之蠡,实即马薤(xiè)也。”
就是说,一种叫荔的兰草,在仲冬之月万物均被雪覆盖的时候,独独长出了新芽,露出了地面。人们把这种野生的兰草叫作马兰。
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画面!仲冬雪季,万物凋敝,小小的不起眼的马兰草,却抽出了新芽,以天为被、以雪为枕,在席卷天地的沉寂冷清中昂起高贵的头颅,向上挺拔地生长,蓬勃而生出细微却不可遏制的绿意。这是独与严寒抗衡的生命的绿意。
比之大雪二候“虎始交”,“荔挺出”所蕴积的强大的生命力量更为震撼人心。虎是强悍的,是富有力量的,是勇者的象征;而马兰草是弱小的,是纤细的,是柔软的。但对于冰天雪地中微弱的阳气萌动,二者同样敏感,同样争先,同样勇敢。生命的能量场里,没有弱者!
微阳的萌生,并不能改变事物的本质,此时的天地,仍处于至阴至寒之中,寒冷的气息将天地紧紧地包裹着。但微阳带来了希望,希望便是生命前行的力量,即便是微光,也足以照亮“心”的世界。
大雪·文案
下次下雪,记得用它发朋友圈!
雪是大浪漫,你是小人间。(佚名)
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木心)
在你的门前/我堆起一个雪人/代表笨拙的我/把你久等。(顾城)
抱着你的名字取暖。雪,纷纷大起来。(海桑)
让世界安静一会儿,是雪的使命之一。(杨犁民)
一小撮雪。漫长冬天的纪念品。(阿巴斯)
你可以充满信心地,用雪来款待我。(保罗·策兰)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刘亮程)
主创: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