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各大博物馆成热门打卡地,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喜欢去博物馆?

2024-05-18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郑州各大博物馆活动多样,成热门打卡地,还能“逛吃”看演出……

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喜欢去博物馆?

“现在博物馆越来越‘热’了,进门排队、提前预约成为常态”“过去可能一年去不了几次博物馆,现在是经常往博物馆里跑”……又是一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关于博物馆的话题更加引人注目。无论节假日还是周末,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博物馆,在历史与文化的熏陶中,享受闲暇时光乐趣。对博物馆的兴趣更浓、去博物馆的人数更多,成为不争的事实与可喜的现象。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喜欢去博物馆?记者连日来探访了多家博物馆寻找答案。

观众在河南博物院观看“山西两周精品文物展”

参与感更强,观众喜欢去博物馆“玩”

记者从郑州市文物局获悉,今年五一假期,郑州各大博物馆策划活动130项 ,惠民活动1397场次,接待人数40.1万人次。其中各大博物馆的“文物零距离”活动让观众亲手触摸文物、感悟文明,赢得了观众好评如潮;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等活动,成为假期文博活动“爆款”,“考古工地成为度假胜地”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

“过去我去博物馆并不多,潜意识里好像去博物馆就是接受教育、去学习,多少会有一点压力。”市民小李坦言,如今郑州各大博物馆的活动主打一个“吸引人”,形式非常灵活,如在考古工地露营、品尝文创咖啡等,无疑是对自己认知的“刷新”,“文物、历史也可以以很新潮的、观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走近大众,让大家愿意去博物馆,我想这就做到了第一步,先把人吸引进来。”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各大博物馆准备的多样活动也十分“好玩”:郑州二七纪念馆推出植物拓染把春天“袋”回家活动,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邀请黄河路二小的学生们通过皮影戏、舞蹈等多种形式展示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馆藏文物背后故事……内容不重样、体验参与强、常去常新的活动设计,成为观众走进博物馆的“吸铁石”。

大象博物馆展出的青釉彩绘乐舞俑

砗磲博物馆展出的文物

文旅融合,观众喜欢去博物馆“打卡”

除了节假日期间的多彩活动,在基本陈列展厅,安静肃穆的文物场馆也成了许多历史、文物爱好者,或是第一站来到这座城市的游客热衷光顾的打卡地。

“博物馆对我来说是一个遮阳蔽日,陶冶情操的好去处”。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序厅“巍巍亳都 王都典范”拍照打卡的程女士漫步在浮雕墙“玄鸟生商”下,正在和一同前来的朋友商量如何拍出一张历史感厚重的“美照”。程女士说,安静整洁、光线温和的博物馆,非常适合在心情浮躁的时候来这里走一圈,拍一拍照片,留一些纪念。

如今,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城市博物馆被各路“文旅博主”“旅游达人”设定在了旅游路线上。憨态可掬的“绿釉立姿陶狗”、形态各异的“绘彩陶伎乐女俑”等文物被网民当成旅游打卡目的地,这不仅成为外地游客探索城市的好去处,也从另一个角度改变了本地市民的休闲生活:“原来身旁有这么多精美文物和可去之处。”

南水北调博物馆展出的女俑

贴近生活,观众喜欢去博物馆“逛吃”

与过去相对单一的参观模式相比,观众在博物馆有更多选择——喝一杯咖啡、尝一尝“商小鲜”,或者看一场舞台剧、玩一次剧本杀,博物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记者了解到,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推出了全国首个商文化主题的沉浸式互动体验剧《商都往事》,依托博物院内主题展览、商文化元素,设置多名NPC进行演艺、互动,观众化身为夏末商初的时代角色,在NPC演员的引导带领下,通过观看演出、解谜、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观览体验。

除了玩,在博物馆还能吃。商都遗址博物院研发“商宴”邀请四方宾朋至商都赴宴,精心选用胙肉、云梦之芹、栗子饭、桃子作为美食佳肴,宾客们行献、酢、酬之礼,高度复原商代宴席,让观众切身体味巍巍商都的文化魅力。陈列于博物馆大厅的“商小鲜”,也让观众在逛展的同时享受舌尖美味,带观众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享受传统文化的惬意与滋养。

“晋国雄风——山西两周精品文物展”展品

专业可信,观众喜欢去博物馆“充电”

五一假日期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的“考古人讲考古”公益课堂上,考古一线的工作者为市民细致讲述考古发掘中的点滴;而在巩义双槐树遗址,市民跟随着汪旭研究馆员的脚步迈过“一门三道”,感受数千年前先民院落构造;大河村博物馆旁,杨猛助理馆员仔细讲解内涵丰富的遗址文化层,将五千年前人类社会的面貌一一呈现。前来听讲的群众纷纷感叹:“有些内容甚至在大学的历史课本上都学不到。”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倾力打造的高品质文化公益讲座“商都讲坛”,先后邀请了刘庆柱、许宏、唐际根、韩建业、何毓灵、朱凤瀚、袁广阔等国内一线考古大家讲述大国文明,赓续中华文脉,传播商都文化。在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古韵气息里、商城遗址的浑厚历史氛围中,引领观众开启美妙的文化之旅。

观众在大象博物馆看展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去博物馆”成为一种常态。“博物馆”不再是单一的“博物”之地,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学校、展厅、食堂、剧场——当博物馆越来越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相信郑州乃至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也将随之融入广大观众的血脉之中。

记者 左丽慧 李居正/文 马健 李新华/图

百余场活动 邀您走进博物馆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展览、讲座、实践活动……郑州几十家博物馆专门准备了百余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邀请市民走进博物馆,亲身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以下为部分重点主题活动信息:

“熠熠青铜 ‘晋晋’有味”系列社会教育活动

在人类文明大爆发的轴心时代,晋国雄踞中原数百年,为中华文化的成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本次活动通过展厅探索和课堂研学等多种形式,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时间:5~7月《山西两周精品文物展》开展期间的开放日

地点:郑州博物馆《山西两周精品文物展》展厅、青少年活动室

郑州博物馆充电站计划——生机勃勃的博物馆

小朋友们将化身小小动植物学家,在博物馆这个文物宝库中发掘传统文化里不同动植物意象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撰写独属于自己的研究报告,发挥创意为文物设计花卉纹样。

时间:5月18日起

地点:郑州博物馆《创世王都》《中原象踪》《土火造艺》等展厅

“研之有物·学而广博”公益研学活动

“食”在八方,从山珍野味到五谷六畜,探索舌尖上的商都。美“识”盛宴,换种视角参观展厅,让文物回归生活,和历史拉近距离。

时间:5月18日 14:30~16:30

地点: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

植物拓染把春天“袋”回家

社教小课堂:讲解植物拓印的含义及种类,介绍拓印技艺的悠久历史和发展创新。手工制作:植物拓印环保袋,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时间:5月18日

地点:郑州二七纪念馆

“乐游郑州听我讲”小小讲解员研学实践活动

馆校结合,由小小讲解员为观众讲述“国际博物馆日”专题展览。

时间:5月18日

地点:郑州二七纪念馆

文物与“泥”相约

泥塑,俗称“彩塑”。即用黏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

时间:5月17日

地点: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

文物戏剧场

沉浸式文物剧场,代入式体验文物的前世今生。

时间:5月17日~18日

地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博物馆

探仰韶·增智慧公益讲解活动

为进馆游客提供公益讲解,通过参观让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增强游客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时间:5月18日

地点: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大河村课堂之公益研学体验

面向社会招募亲子家庭参与,每门课程限20组家庭,一组家庭可带1个孩子,报满为止。体验课程包括钻木取火、考古体验。

时间:5月18日 10:00~10:40考古体验 10:50~11:30钻木取火

地点: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我们的节日”之“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国宝的故事”主题社教活动

社教专员将讲解馆内国宝级文物——小口青铜鼎的考古出土过程、铸造工艺、铭文内容及历史意义,并带领观众朋友动手绘制青铜鼎,让观众体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考古的重要意义。

时间:5月18日

地点: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一楼报告厅

博博有请——走进博物馆“聆听历史”

配合巩义市城区学校“一厅一馆”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中小学生来参观学习的契机,培养更多的优秀“小小讲解员”。

时间:5月18日

地点:巩义市博物馆

我是小鲁班

根据天祥博物馆古建特点,实现青少年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组织青少年参观学习古建筑和古家具的榫卯结构,了解古建部位——斗拱原理后,让大家动手体验鲁班锁之智慧。

时间:5月18日

地点:郑州天祥博物馆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馆藏文物探寻展示之旅

黄河路二小的学生们通过皮影戏、舞蹈等多种形式展示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馆藏文物背后故事。

时间:5月18日

地点: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

郑州建彰围棋博物馆进校园

郑州建彰围棋博物馆带队前往河南大学以及河南农业大学进行博物馆文化讲解,宣传围棋文化。

时间:5月17日~18日

地点: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

(资料来源 郑州市文物局)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卜贝贝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