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 览古今中外

2024-07-05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去博物馆研学打卡,穿汉服与文物合影,逛国潮集市,集齐一套文物印章……近年来,全国多地不断掀起“文博热”,各地博物馆以各种形式“破圈”,成为文化旅游“流量”入口。

在河南郑州,博物馆也表现出色,针对各个节假日的活动应有尽有,精彩纷呈,不仅丰富了游客的假日体验,还满足了游客多样的文化需求。本期,推荐3座宝藏博物馆,它们各具特色,精彩非凡,一个都不能错过。

记者 赵蕾

郑州商城东城垣遗址博物馆

打造数智博物馆新样本

科技汇聚智慧的力量日新月异,“文化+科技”的融合让文化遗产背后的人文精神、历史传承散发永恒的魅力。

郑州市管城区综合运用全息影像、裸眼3D、数字元宇宙等形式,打造多媒体沉浸式体验馆“东城垣遗址博物馆”,以沉浸式光影手段展示城垣遗址,成为郑州市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文旅融合的首次实践。

以“今”入“古”,身临其境漫步于千年历史之中。东城垣遗址博物馆刚一开馆就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郑州的“网红博物馆”。

场馆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要展陈了郑州商城的城垣断面,包含了商、战国、汉、唐、宋、明、清时期的夯土层和文化层。该馆展览主题为“城垣之上”,分为基础陈列、交互体验和沉浸式影片三部分。基础陈列以城市脉络为主线,演绎了不同时期郑州城的历史印记;交互体验以互动铸铜、挥手拂尘等形式,探寻郑州商城的遗址密码和文物芳华;沉浸式影片更是引进国内顶尖技术,通过光影手段将城市故事在城墙断面上震撼演绎。

“文化+科技”打造科技赋能、文物活化的多媒体沉浸式体验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让郑州商城遗址的文化成为可理解、能触摸、易感知的特色文旅资源和精品文化旅游路线。

地址:管城区城东路123-2号

郑州瞻世客家文化博物馆

中原文化出国门向世界

客家,根在河洛(今河南西部),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人形成的一支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汉族民系。客家人在中国分布在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海南、浙江等地,在海外已定居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和澳大利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客家文化的代表,郑州瞻世客家文化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客家·寻根中原》设立《客家·根在河南》《客瓷·海上丝路》《客书·民俗风情》3个展厅,分别通过客家家具、瓷器、契书等文物,展示多元的、富有特色的客家文化与艺术,弘扬黄河文化,传承中原文化。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展品,让人深刻感受到了客家文化的魅力与厚重。通过图片、文字和影像资料,生动地再现了客家人的迁徙历程和民俗文化。

郑州瞻世客家文化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客家文化的场所,更是一个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的平台。让我们对客家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和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

地址:管城区东大街与西大街交叉口向东100米

郑州旭日青铜博物馆

梦回千年至今青铜“绽放”

繁华闹市,商业街区,青铜千年旧事被收藏在一座博物馆里——这便是郑州旭日青铜博物馆。

该馆总建筑面积1020平方米,是一个以展示、保护青铜器为主的博物馆,也是郑州市唯一一家青铜器专题非国有博物馆。

该馆收藏的青铜器文物,自夏商时期以来,贯穿各个时期,形成了一部完整的青铜文化发展史。基本陈列以《时代脉搏》为主题;展览以辉煌灿烂的夏、商、周时期青铜文明为主线;陈列分为“商周绝唱”“逐鹿中原”“梵像光华”“再现风华”四部分。生动地再现了夏商周各个历史侧面,使人们认识到青铜文化魂之所在,看到中原文明对华夏五千年所做的巨大贡献,堪称一部不朽的青铜史书。

该馆藏品主要有青铜食器、青铜酒器、青铜水器、青铜乐器、青铜礼器等,涉及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数量之多、类别之丰富、价值之高,展现了中国古代先民智慧与心血的结晶。

据悉,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郑州旭日青铜博物馆承担着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宣传教育、青铜器修复、青铜器复制等多种职能。

地址:二七区大学路与政通路交叉口升龙商业广场3楼

文章来源:《中原地铁报》2024年6月13日报道

分享到: 编辑:赵蕾 统筹:闫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