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24(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再度拉开帷幕。时隔4年,作为2024年国内首个国际顶级车展,北京车展已然吸引全球各大车企关注。展会期间,将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117款新车全球首发,还将展出41款概念车及278款新能源车型。
老外多,国际范十足
“太堵了,大家提前下车步行去展馆吧。”负责送媒体到展馆的摆渡车司机说,“以前车展也堵车,但从没有堵得一动不动。”
从4月25日早上7点多开始,由于观展车流和早高峰通勤车流交织,场馆周边道路早早就采取交通管理措施。“今年车展期间,新国展周边道路交通压力大,建议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展馆附近负责交通疏导的工作人员用扩音器不停地提醒大家。
的确,北京车展缺席4年,市场亟须一场国际大型车展提振士气。北京车展的如期举行,为全球车企提供了一次展示新车型、新科技的舞台。“人气自然不用多虑。”丰田展台工作人员坦言。
既然是国际车展,国际品牌多,观展的外国媒体自然也不在少数。
在车展开幕前一天,全新梅赛德斯—奔驰纯电G级越野车迎来全球首秀。发布会结束后的采访时段,国内外记者争相抢占C位报道。
车展当天,几乎所有的展台上都能看到国外媒体记者的身影,长枪短炮,不放过车展每一个细节。
据奇瑞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车展,奇瑞共邀请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他们当中有媒体记者,有经销商合作伙伴,还有奇瑞汽车在海外的用户,我们将邀请他们参观奇瑞的研发中心。另外,还将邀请他们乘坐高铁,感受中国速度。”该负责人表示。
此外,本次参展的国际品牌的高管绝大多数也都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足见他们对北京车展和国内汽车市场的重视程度。
新车多,全是大牌儿
本届北京车展以“新时代 新汽车”为主题,“新”的概念从参展车企阵容上就可见一斑。
华为鸿蒙、小米汽车两大新品牌高调亮相,理想、阿维塔、深蓝、智己、昊铂、iCAR、极氪、创维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将首次登陆北京车展。
跨国车企也同台竞技,包括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奥迪、大众、上汽通用、福特、本田等在内的一众国际主流汽车品牌悉数参展。其中,英国著名超跑品牌路特斯、通用汽车高端进口车品牌道朗格等也实现北京车展首秀。
奔驰展台,除了前一天首秀的纯电G级越野车外,全新梅赛德斯—奔驰G500及全新梅赛德斯—AMG G63首次亮相车展。AMG GLC43 4MATIC SUV及轿跑SUV,全新迈巴赫EQS纯电SUV的两款车型也都选择在车展上市。
保时捷展台,Macan EV外观出众,轿跑SUV轮廓与简洁车身完美融合,无多余细节,令人眼前一亮。
与保时捷相似,推出纯电车型较晚的凯迪拉克在本届车展上也官宣中型SUV—IQ傲歌上市。新车推出标准续航版与四驱长续航版,售价分别为23.97万元与26.97万元。
雪佛兰新能源展台,探界者Plus占据C位,作为雪佛兰首款智电插混SUV,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此次上市的探界者Plus首次推出双外观,共4款车型,并提供2种续航里程选择,售价14.99万~17.99万元。
鸿蒙智行展台无疑成为本次车展的焦点。华为携手北汽共同研发的鸿蒙智行全新车型——享界S9正式登场。据介绍,享界S9定位中大型轿车,采用纯电驱动,未来不排除会推出增程版本,预计今年年内上市。而从该车以“S9”为后缀命名来看,其产品定位高于智界S7,与问界M9都属于旗舰车型。“作为参考,问界M9售价区间在46.98万~56.98万元,由此可见,享界S9售价或在50万元左右。”业内人士分析。
吉利展台,吉利银河星舰高调亮相。据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介绍,银河星舰将搭载新一代雷神电混技术发动机,其续航里程可超过2000公里,热效率高达46%,最低馈电油耗仅为2升。
提起新能源品牌永远绕不开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者,比亚迪在此次车展上大放异彩,带来了秦L、海豹06和海狮07EV、腾势Z9GT、仰望U7等多款车型。
【车市观察】
新车潮难抵价格战?
眼看这么多新车在北京车展上市,本应是件欢欣鼓舞的事,但联想到车展前的那波降价潮,还是难免会让人对于2024年下半年的车市有所担忧。
从年初比亚迪首先降价,到特斯拉几升几降,新能源主导的降价潮正在车市蔓延开来。虽然电池原材料成本下降成为2024年降价潮的导火索,但从目前看,少则几千元,大则2万元降价势头没有减缓的趋势。这不禁让消费者费解,“新能源车企的利润到底有多少?是不是还有降价空间?”
不仅是新能源车企,就连传统燃油车也耐不住寂寞,开始降价。
3月底,北京现代第十一代索纳塔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13.98万~18.68万元。熟悉市场的朋友都知道,13万元原本是A级车的价格点位,现如今B级车下场捞金,让A级车怎么卖?难怪郑州一家合资车经销商负责人向记者吐槽:“你降,他降,我不降行吗?”
以前的车市,新车上市后价格相对稳定,有的甚至要坚挺好几年。可如今如何呢?
某德系豪华车,去年12月上市,今年3月价格开始松动,从月初优惠2万元,到月末优惠5万元,销量依然不尽如人意。
小米SU7公布售价后,雷军表示,3个配置的售价本应该再提升四五万元,但看到上市前的降价风波,迫不得已把新车售价下调。
降价到底能不能让车市找回昔日的风光?从乘联会公布的销售数据以及本地汽车经销商反馈的实际情况看,似乎还差一点火候。
但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4月上旬,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1.6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市场零售26万辆。这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首次突破50%,市场占比首次超过燃油车。
此外,从今年北京车展上市的新车比例看,新能源占比近乎九成,而这其中,国产新能源又占据了极高的比例。我们从整体视角来审视这场盛大的汽车盛会时,一个明显的趋势愈发突显——国产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实力。
如今已经进入理性消费时代,尤其是包括汽车在内的大宗商品消费,大家不会因“价低”作为购买理由,反倒会因为“质优”为其买单。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味的降价或许能带来不错的销量,但从长远看,不如加强自身研发实力,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转型过程中占得先机。
本报特派记者 白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