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郑州市消协发布2023年度投诉分析,数据显示,2023年,我市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和咨询8605件,其中投诉5891件,咨询2714件,解决率95.1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61.06万元。
据了解,按投诉性质分类,与2022年相比,售后服务类投诉比重下降明显,质量类和合同类投诉比重上升较快,其余类投诉比重上升幅度变化不大。按投诉类型分类,生活、社会服务类和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投诉比重下降明显,而食品类投诉比重上升较大,其余类投诉变化幅度不大。
教育培训投诉不断 “名师助阵”不可信
2023年,教育培训类投诉除涉及非学科类教育机构外,出国留学、技能培训、公务员考试、职业资质等特殊培训类投诉也时有发生。
投诉内容为涉及合同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虚假宣传、夸大培训效果,消费者退费难等问题。
市消协提醒,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不轻信“名师助阵”“包报名、包拿证”等宣传,不轻信口头承诺,任何承诺都应写进合同;在签订培训合同前,要仔细查看合同条款,特别是涉及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的条款,不要一次性缴纳高额费用,谨防培训贷陷阱和停业跑路风险。
房屋装修“坑”较多 仔细阅读合同很必要
房屋维修行业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消费者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装修质量问题,合同约定不明,以及装修价格不断加价、承诺与合同不符等。
“不少装修公司为招揽客户,推出优惠价、团购价等优惠策略吸引消费者,后期大量增项,导致装修价格不断升高。”市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消协提醒,选购装修服务和建材商品时,要查验其证照和资质等级证书是否齐全,最好去该公司现有工地实际考察再做决定。签订合同时仔细阅读条款,了解所有可能产生的费用,并要求提供详细的报价单和施工方案,书面合同中要对质量合格标准作明确约定。随时跟进施工过程,不当“甩手掌柜”,遇到工程变更等重大事项,签订补充协议或录音录像等予以确认,并妥善保管预算报价单、聊天记录等证据材料,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电商平台投诉多发 看清促销规则很重要
目前,社交电商作为电子商务与社交流量融合的一种模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引擎,但也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导致消费者投诉大幅增加。
今年,全市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有关电商平台购物和广播电视购物投诉740件。除涉及传统电商平台淘宝、拼多多、京东外,新兴电商平台,如抖音、小红书等投诉量也在日益增长。虚假宣传、退款纠纷、售后服务质量欠缺、发货纠纷等成为电商平台购物的主要投诉问题。
市消协提醒,网购时要注意查看商家信誉、评价等信息,尽量选择信誉好、口碑佳、售后服务有保证的商家购物消费,切莫贪图低价而忽视了商家的信誉和售后服务。事先看清促销规则,面对“满减、满送”、秒杀抢购等各种促销活动,应提前详细了解活动规则,看清优惠使用条件、方法和期限等。要保存好商品图片、文字介绍、支付信息以及聊天记录等,一旦权益受到损害,要及时收集好证据,依法理性维权。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李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