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在绘报 | 今日惊蛰

2024-03-05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3月5日10时22分,迎来惊蛰节气。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春始”,惊蛰自带轰轰隆隆的出场音乐,颇有点“声不惊人便不休”的气势,为的就是吸引你的注意力,提醒你大地醒了,春天来了。

这样一个有个性的节气,昭示的是生命力的勃发。天地如此,人亦然。

第一声春雷过后,窗外桃枝上,一粒花蕾缓缓开放。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春日里的桃花总会让人想起娇柔的笑靥和年少的爱情。甚至羞涩的黄鹂,也觉出这缱绻的气息了,它站在高处的柳条上,迎着风,开始歌唱。

这歌声,有着一种让人迷恋的诱惑,越来越多的鸟儿,加入了这个合唱。

人们相信,在惊蛰这一天,会有许许多多奇怪的事情发生。而引发这一切的,是一位长相古怪、脾气暴躁的雷神。

惊蛰一到,他便开始巡视人间大地。他呵斥贪睡的小虫,叫醒冬眠的猛兽,偶尔,还会挥动铁锥敲打某些不孝的儿女。

雷神到来之前,蝴蝶的蛹,已经蒙头睡了十个月了。当雷神把腰间的大鼓敲得隆隆作响的时候,它头顶的壳无声地裂开,一只小小的、湿漉漉的蝴蝶挣扎着,爬了出来。

蝴蝶飞向天空的时候,雷神已把春意传至每一个角落,所有藏身于阴暗之处的小虫或者不祥之物,全都现身人间。所以,当人们听到第一声春雷的时候,都要抖一抖衣衫,据说,如此一抖,可保一年不生虫虱,也可抖去不可知的霉运。

在乡下,惊蛰这一日,人们会在门槛外面撒上石灰,警告蚂蚁小虫,不许上门。小孩子呢,要拎了铜铃或是铜盘,跑到自家的地里,沿着田埂,边敲边唱:“金嘴雀、银嘴雀,今朝我来咒过你,吃我家谷子烂嘴壳。”如此一来,就会吓住那些贪嘴的鸟雀了。

古代官府对惊蛰也颇为重视,惊蛰之前三天,官府就会派人摇着木铎,告诫城乡的百姓:雷将发声,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木铎是一种有着木舌的铃铛,响声柔和悠远,官府在宣政施教之时缓缓将它摇动。《论语》中,就有人把孔子比喻成木铎。由此可见,竟要木铎来提醒的惊蛰,是大意不得的。

惊蛰三候

一候 | 桃始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惊蛰之日,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早春的桃花,开始盛放了。

二候 | 仓庚鸣

仓庚即黄鹂鸟。这个时节,黄鹂感受春阳之气,开始鸣啼。这番热闹的鸣啼,可视作春暖花开之庆也。

三候 | 鹰化为鸠

“鸠”即布谷鸟,古人看见此鸟,以为老鹰所化。在他们看来,这所化之鸟,“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

惊蛰之后,天气日渐温暖

春光明媚的时节,干点什么好呢

不如约上三五好友

抑或是带上家人

到这些地方赏赏花、看看景

走,赏梅去!郑州赏梅,这几处必去!

用“春雷始鸣”宣告“寒冬已去”

用“蛰虫初醒”唤起“万物生灵”

用“天气回暖”孕育“春色喷薄”

用“桃花初绽”预告“十里芳菲”

这就是——惊蛰

惊蛰已在窗外

大跨步奔向春天吧 

设计 李丹

分享到: 编辑:朱琳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