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电话都快被银行信贷经理打爆了,基本上每天都能收到相关信息,只要稍微流露出贷款意向,就能被‘热情对待’。”市民崔苗苗女士向记者说道。
近期,还有不少市民反映接到了银行消费贷产品利率优惠的短信和推销电话,甚至有银行宣传的消费贷利率已降至3%以下,达到了2%多。具体情况究竟如何,记者近日对郑州多家银行消费贷产品进行了梳理。
消费贷优惠利率最低降至2.88%
春节临近,为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金融需求,多家银行再度掀起新一轮消费贷利率优惠活动。
“网捷贷最高可贷30万元,纯信用、无抵押,1~3年期(含)利率在同期LPR基础上再降5BP(年化利率3.4%)。”农业银行郑州分行为合理满足“双节”期间市民大额消费需求,针对部分企业员工推出了最新优惠政策。
“我们行的惠民贷产品,最低利率可达3.24%,最高可贷80万元,还款方式可以选择按月付息到期还本、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等方式。”交通银行郑州某支行工作人员介绍道,但是这种利率较低的大额消费贷,往往设有一定“门槛”,只针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上市公司、国企等优质单位的员工发放。
记者通过登录浦发银行手机银行,查询到该行2024年1月1日至2月8日,客户可在手机银行贷款专区领取一张一年或三年浦闪贷六五折年化利率(单利)优惠券,在线办理浦闪贷消费贷时,利率最低降至3.0%。
此外,平安银行的白领贷,优享客户用券后年利率(单利)低至2.88%起,额度最高达100万元,纯信用贷款,可以随借随还。
通过梳理,记者发现郑州多家国有银行的消费贷产品其年化利率均在3.5%左右,股份制银行中,有个别银行利率低于3%。另外各家银行支持还款的方式大同小异,多为按月付息到期还本、等额本息还款,比如贷款30万元,贷款期限5年,利率3.5%,利息总金额5.25万元,还款总金额35.25万元。
河南某本土银行的信贷专员告诉记者,年前要办理消费贷的客户人数一般比较平稳,过完年之后,就会出现办理消费贷的小高峰,消费贷优惠利率政策应该会持续到年后,至于什么时候优惠利率的活动结束,该工作人员称并未接到通知。
近两年来,银行消费贷“价格战”轮番打响,贷款利率一降再降,“卷”成了“白菜价”。不仅是一些国有大行和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很多地方性银行也加入了战局,且大部分银行的消费贷产品可以做到实际年化利率低于3.5%,但每家银行对贷款都有相应的门槛,并非谁都可以享受高额度、低利率优惠。
为何消费贷越来越“卷”
今年银行之间的消费贷业务“内卷”程度,与多种原因息息相关。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已经跌至1.74%,比2022年底降低17个基点,比2021年末降低34个基点。
相关机构人员表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和5年期走势近两年在特定时期都有所下滑,各家商业银行会根据自己的资金成本、风险等因素在LPR的基础上通过加减点来报价给不同的客户。而LPR的持续走低显示出了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逆周期的信号,这就使得消费贷的基准利率下行,最终商业银行对外的报价也会有所下降。
另一家银行个贷中心人士则认为,银行降低消费贷利率,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减费让利的政策,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进一步做好客群细分,对优质个人客户提供更符合其风险实际的贷款利率,从而增强自身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
一面是银行机构资金面较为充裕,一面是当前环境下居民消费支出谨慎。面对这样的“双刃剑”,各大银行只得在消费贷利率上,进一步下探消费贷利率空间,做足吸睛政策优惠,用来刺激居民消费的意愿。
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表示:“不排除2024年银行存款利率进一步下探的可能,因此促进消费贷政策落地,并延长贷款时间,有助于银行在特定期限内稳固利润比,不会受存款降息的影响,因此加剧了银行机构对此类用户的争夺战。但就目前情况看,确实会存在用户贷款意愿不强的情况,客户对借贷操作都比较谨慎,不想背负过重的还款压力。”
银行不能一“卷”了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消费贷利率的下探会刺激经济复苏,但“价格战”过度所带来的风险也是不能忽视的。
多位银行人士认为,利率3%左右已经是消费贷的低点,银行也在平衡消费贷降价和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过度低价容易造成部分客户过度负债,同时若收益不能覆盖成本形成不良负债,也会对银行业绩产生影响。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指出,消费贷利率下降有助于降低消费者成本,刺激消费信贷需求和支出。但消费贷利率下降,对银行净息差有一定影响,过低的消费贷利率,容易导致出现跨市场套利,引发部分消费过度,并可能催生局部资产泡沫风险等,不利于银行业务风险管理。
对银行来说,要规避风险,做好良性竞争。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建议,银行应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贷款资金用于真实、合理的消费需求,避免过度消费和风险传导。设置合理的贷款额度和期限,可根据借款人的收入状况、还款能力等因素,合理设定贷款额度和期限,避免借款人因过度消费而导致的还款风险。同时,加强对贷款资金使用的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贷后回访、定期审核借款人还款情况等。
“银行还应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借款人对消费贷风险的认识,引导其理性消费。同时,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维护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遵循公平竞争原则,与同业共同维护市场秩序,避免恶性竞争,共同推动消费贷市场的健康发展。”上述行业观察人士说道。
对于居民本身而言,贷款要结合自身的财务状况、还款能力等方面量力而行。同时,对于相关监管部门来说,如何让货币政策的实施达到预期的作用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事情。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谢宽 宋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