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拼多多买了一把15块钱的电蚊拍,签收申请“仅退款”不退货。随后,商家多次发现有人恶意“仅退款”后,跨越千里追讨15元货款。1月16日 ,巩义市人民法院发布了这起近日已审结的“薅羊毛”的典型案例。
记者了解到,自拼多多推行“仅退款”以来,在2023年年底,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也先后加入“仅退款”队伍,目前“仅退款”新规也已生效。可是,“仅退款不退货”的“羊毛”能随便“薅”吗?
案例:遭遇恶意“仅退款”,商家告了网购者
2023年6月30日,翟某某在拼多多店铺以15.82元下单购买了一个电蚊拍。商家按时发货,7月3日,翟某某收到快递,并在签收后申请“仅退款”。拼多多平台通过了翟某某的申请,并将钱款退回买家账户。
2023年11月,拼多多商家海口市云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诉至巩义市人民法院,要求翟某某退还货款并赔偿快递费、材料整理及打印费、律师咨询费。
巩义市人民法院涉村法庭受理此案后,法官李宇洋进行线上远程调解,原告代理人诉说了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店铺经常遇到“仅退款”的顾客。虽然每笔交易金额不大,但是积少成多,已经严重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李宇洋立刻意识到商家可能遭遇了有组织的“仅退款”行为。
通过查询,他发现在社交媒体上,有人专门教授如何利用平台“仅退款”的规则“薅羊毛”,这不仅违反合同约定,也破坏了诚实守信的交易原则。于法,翟某与商家之间签订了信息网络买卖合同,卖方也如约交付了货物,翟某应当支付货款,否则属于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于理,不以恶小而为之,不能因为网上有人这么做,就跟着占小便宜。只顾着自己得利,而不管对他人、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调解:“吃到甜头以后,就觉得占到了便宜”
翟某说:“之前在拼多多上买过一些日用品,像拖把、灯泡之类的,申请售后的时候选了仅退款,东西自己留着了,后续商家也没什么反映,吃到甜头以后,就觉得占到了便宜,所以才会这样干。”
商家表示:“虽然东西不值钱,但是我既然已经退了款,最基本的道理顾客应该给退货,这段时间已经遇到了很多次不退货的情况,对于这种不诚信的现状,我们必须打击,选择诉讼的方式,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也是给‘投机取巧’的人敲响警钟。”
经过这堂“法律教育课”,翟某当场退回货款,并向商家道歉,取得了对方的谅解。最终,原告商家撤诉。
体验:全额退款后,商家两次回复“您随意处理”
那么,传说中的“仅退款”到底对网购者和商家有何好处?恰好,最近张女士也有一次网购的真实体验。
日前,张女士拼多多一商家下单购买“正宗粉藕”,商家客服称“这个藕高压锅蒸煮粉糯,不粉包赔”,于是,买了5斤莲藕。
几天后收到商家发来货品,吃了也不粉糯,再次和商家客服联系,客服询问是不是高压锅蒸煮的,而且时间是否在40分钟以上,并让拍照发过去。几经查验,张女士要把剩下的莲藕退回去,商家客服立即回复说,“抱歉亲,给您带来不好的购物体验,这边给您补偿10元您看可以吗?”很快出现的“商家想帮您申请快捷退款”的页面显示,申请类型是“仅退款,退款金额10元”。可几乎是在同时,拼多多官方也发出一个链接页面,显示,“拼多多是看到商家没有处理好您的问题,已介入为您处理。”
“拼多多可以帮您全额退款,商品您自行处理可以吗?”点击“同意全额退款”后,几乎是秒收到5斤莲藕全额退款22.49元钱。
后来,再次要求把剩余的莲藕退还时,对方两次回复“您随意处理”,“那你们不是有损失吗?”客服回复“是的”,便没有再回应。
延伸:“仅退款”已成电商平台标配,用户高兴商家隐忧
2023年12月28日,淘宝支持“仅退款”冲上热搜第一。卖家在淘宝平台上获得过多差评或违规记录,一旦收到投诉,可能面临直接退货退款或仅退款的判定。该规则已于2023年12月26日正式生效。
2023年12月份,京东平台在先后修订的《京东开放平台交易纠纷处理总则》中,新增“退款不退货执行标准”及“交易纠纷支持用户仅退款”。
但是,今天记者使用淘宝和京东App后发现,淘宝在售后界面上线了“仅退款”选项,京东目前仍仅能申请换货和退货退款选项,暂时还没专门的“仅退款”选项。
这也意味着,自拼多多和抖音之后,又有两家电商平台推出了“仅退款”的售后机制。
采访得知,在拼多多等部分平台的规则中,一旦用户发起“仅退款”,大部分用户都将获得全额退款。
多数消费者都是持赞成态度,认为电商行业目前的“丝滑仅退款”,觉得很方便,注重了消费者体验,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也有商家表示,自己可能被薅羊毛,让有些人有漏洞可钻,平台没有站在商家角度考虑问题。
对于部分“羊毛党”盯上“仅退款”规则伤害商家,解决需要平台出手。目前来看,尽管多家平台都提出支持“仅退款”,但最终真正落地的尺度,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平台不同客服的判断,也可能存在差异。
淘宝:每天都有商家投诉买家恶意“仅退款”
16日下午3点40分,记者拨通浙江淘宝平台热线。客服表示,淘宝变更了“仅退款”新规则,是为了保障这个买卖双方的这个权益,帮助大家更好的解决商品交易过程中纠纷。
新增“仅退款”,淘宝是基于平台自身大数据能力,识别多维度结合,对于买家发起符合相关情形的售后,作出快速退款或退货退款的规则依据;针对卖家存在延迟发货、强制发货的且未经买家同意的情形,补充钱款处理方向规则依据;新增针对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或经平台判定可支持买家拒收的商品,针对买家已拒签成功的,支持退款处理的条款。
提及商家权益的维护时,淘宝客服人员称,现在她们每天也会接到商家投诉买家“仅退款”的恶意行为,遇到这种情况,商家可直接向平台“营商保”投诉,里面有异常订单、异常评价、异常客服咨询、异常退款等多类型的投诉选项,商家发起投诉后,淘宝平台会在一到两个工作日进行核实处理、给出结果。
律师:电商平台应从技术手段堵上规则漏洞
天津益清(郑州)律师事务所孔红伟律师认为:“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平台,制定“退款不退货”规则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减少退货流程,提高交易效率。但个别消费者以“商品不好”“产生问题”等理由申请退款而不退回商品,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诈骗,如果退款数额达到立案标准,将构成诈骗罪而受到刑事处罚。
对于商家而言,“退款不退货”无疑增加了经营压力和风险。因此,孔红伟律师建议广大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自觉抵制“退款不退货”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网络购物环境。电商平台相关部门和立法机构也需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对商家的管理和监督机制,采用技术手段堵上规则的漏洞,加大对恶意退款行为的惩戒力度,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
提醒:按照约定履行合同是我们都应遵守的契约精神
据主办法官介绍,现在拼多多等商家对于恶意“仅退款”的会选择网上立案,法院会要求买家将货品退回,如果货品丢失或者影响二次销售,会要求折算相应价格赔付商家。
办案法官李宇洋表示,按照约定履行合同是每一个民事主体都应遵守的契约精神。消费者不能将购物平台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给予其“仅退款”的便利当作逃避合同义务的手段。“薅羊毛”的消费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远在外地的商家不会上门追责,说到底还是没有形成牢固的法律意识。提醒众多的网购消费者,公平交易是履行买卖合同重要环节,良好的交易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每个人也都是参与者和维护者,不能割裂。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鲁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