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清单”变身市民“幸福账单” 2023年全市已盘活、新增、共享机动车停车泊位59.3万个

2024-01-08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停车难问题一直备受市民关注,也是市委、市政府关心、关注的议题。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所望就是施政所向。今年,郑州市以《郑州市防范化解城市重大风险之城八区城市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23—2025)》和《畅通郑州近期提升行动计划》为依据,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部门参与、利民便民”的原则,采取“盘活、共享、新建”的方式增加停车泊位供给,即“盘活”停车泊位43万个,“共享”停车泊位20万个,“新建”停车泊位37万个,共计100万个停车泊位。2023年底前,郑州市计划完成新增50万个停车泊位的目标,包括盘活泊位30万个、共享泊位10万个、新建泊位10万个。

2023年2月2日,郑州市公共停车场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首批34个停车场、1.7万个停车泊位全面开建,标志着“新建”37万个停车泊位的工作正式启动。现在进度完成的怎么样?重点区域的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近日,记者来到塔湾街、互助路、熊儿河路、普罗旺世小区等地,实地探访这些区域如何整合、挖潜、共享、开放停车资源。

【新建】既方便群众又是街角一景

6座古色古香的廊阁组成的建筑群,顶部挑角飞檐,脊披灰瓦,仿古屋顶与隔壁城隍庙融为一体,花坛绿植高低错落,宛如一座古代园林。停车场内,车位规划整齐,新修建的新能源充电站、照明设施等一应俱全。

“之前到这来办事停车挺不方便的,最近停车场也得走10分钟,今年新修了个停车场,又方便又美观。”正在缴费的市民评价道。

商城路与塔湾路交叉口,西侧是管城区政务服务大厅,东侧是郑州城隍庙,停车需求大。寸土寸金的老城区,本身车位供需矛盾就比较突出。而该地又处商城遗址圈内,受地下文物保护及勘探所限,挖掘地下停车资源行不通。城隍庙西侧塔湾路游园停车场的建成,不仅方便前来政务大厅办事的市民停车,缓解了交通压力,还成了街角一景。该停车场占地面积近1600平方米,设计为机械式升降横移车位,外加地面车位共计60个。考虑到停车场与城隍庙仅一墙之隔,停车场外观采取了古典国风元素,既是停车场又是街角一景。

像这样的生态停车场,还有渠东路生态停车场项目,该停车场位于原渠东路(北三环至三全路段,沿东风渠设置,集停车功能与景观绿化于一体,充分体现生态环保理念。能提供414个停车位,其中充电桩位93个。已于今年8月投入使用,极大方便了前往附近公园游玩的市民。

在郑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北部路对面,今年4月15日新设一处停车场,现场公示牌显示停车位有489个。

郑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该停车场设立前,此路段经常出现乱停车、难停车等情况,前来办事的群众往往还没办完事,停在路边的车就被“贴条”了。现在,群众停车不仅方便了,而且可通过扫描“叫号条”上的二维码登记车牌号,享受“2小时免费停车”服务,停车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郑东新区停车场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帖勇介绍,今年郑东新区严格遵循“共建、共管、共治”原则,全面推动辖区停车场建设,旨在实现“供给平衡”,让市民“有场可进,有位可停”。根据市城管局安排部署,郑东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祭城路街道办事处,利用政务大厅北侧闲置土地建设停车场。

【盘活】市、区停车服务保障部门帮居民“砍价”

郑州主城区寸土寸金,不具备新建停车场的条件,怎么解决居民的停车需求呢?

“在车位用地增量有限的情况下,盘活乃是重中之重”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停管处康焴博说,今年以来,在市城管局组织下,普罗旺世社区、康桥上城品小区、瀚海海尚商圈等16处区域通过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停车泊位的方式,以共享为手段,提高泊位使用效率,为群众发掘解决停车泊位1.8万余个,打造了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示范点位,积累了一套站得住、叫得响的成熟经验。

金水区丰庆路街道办事处普罗旺世社区面积大、车辆多、停车乱。了解到这个现状,市城管局多次到现场座谈、深入交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双报到”吹响集结号,发动辖区党员带动广大群众,广泛宣传规范停车,盘活周边停车场资源,利用降价、包月等形式降低了停车场的收费标准,盘活了闲置停车泊位700多个。

“包年算下来一天才6块多,回家再也不用找车位了”中原区昆仑路康桥上城品小区居民告诉记者,以前小区车位只售不租,道路两侧乱停车现象突出,经常找不到车位。

“经过前面摸底排查,充分掌握区域停车需求和停车资源数据,发现附近两家经营性停车场夜间泊位饱和率不到60%,日间泊位空置率达到20%以上。”郑州市停车服务保障中心工作人员李海旭说,今年9月,市、区停车服务保障部门到中原区康桥上城品小区召开座谈会,现场与两家经营性停车场“砍价”,让利小区居民,停车场合理增收,达到降费—停车—增收的良性循环,协商对小区居民采取包月的形式停放,将包月费降低到包年2400元,为小区居民争取了优惠,近百户小区居民办理停车包月手续。

同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还有二七区环翠路,该道路附近望江居、环翠居、双河居三个小区居民车辆在道路两侧乱停乱放乱象严重,市城管部门协调物业方将小区内地下停车场以包年的形式提供降价服务,年租金由7200元“砍”到3000元,既实现物业增收居民受益的双赢局面,又有效缓解道路停车乱问题,目前已办理停车手续1105个。

【共享】闹市区“挤”出停车位

“滴——”车牌一扫,倒杆抬起,小吴顺利地将车子停在预约好的泊位上。这里是市委北院的停车场,也是他近期夜间停车的地方。

下班回家还能轻松找到停车位,搁以前,不敢想。“小区老旧,一位难求。晚回家几分钟,车位就没了。”自从市委北院开通免费错时月卡停车服务后,小吴下班后从容了许多。

记者打开“郑好办”APP,在智慧停车页面,很清楚地看到“月卡错时车场”,标注有“免费”“错时”字样,有停车需求要提前一个月预约,停放时间为每天的晚7点至次日早7点。这是林山寨街道依托区域党组织共建联建,积极动员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内部停车场,共同商定的错峰停车方案。

位于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的林山寨街道办事处,辖区内老旧小区多,新增停车泊位无法“跑赢”机动车增长速度,供需矛盾突出。根据辖区公共单位多、老旧小区多的特点,办事处在现有车位盘活共享上下功夫,错时停放让一个车位多车使用。有数据显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已实现共享55984个泊位,机关单位错时免费开放车位5万个。

中原区停车场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郑好办”服务平台通过短信、电话提醒等方式,对两次以上超时停车的车主以及恶意占车位的车主,取消停车资格加以约束管理。

解决了辖区居民的车位,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又该怎么办?光合大厦、友爱路小商品市场周边非机动车乱停现象较为严重,办事处通过协商光合大厦物业、友爱路小商品市场分别拿出60个、10个机动车停车位改建非机动车车位,并通过设置引导牌等措施,实现非机动车停放秩序全面重塑,满足周边停车需求。

2023年全市共盘活、新增、共享机动车停车泊位59.3万个,停车示范网格办事处已打造完成20个,智慧停车平台注册用户数突破273万人,接入了停车泊位46.5万个,市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下一步,郑州市将结合市民实际出行需求,整合、挖潜、共享、开放停车资源,按照“小而多、多而密”的原则挖潜建设停车场,并将用好现有的公交资源与分布在各交通枢纽、通勤节点的“P+R停车场”双向发力,为市民提供更精准、便利的出行换乘方案,着力破解停车难题。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谷长乐

分享到: 编辑:朱琳 统筹:邓红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