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郑州市第二十届职工技术运动会餐饮技能竞赛在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象湖校区拉开帷幕。本次比赛分为中式烹调和中式面点两个工种,一百余名选手参加了角逐。
据了解,竞赛分为理论知识、实操技术两个阶段,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操成绩占总成绩的70%。为扩大参赛选手的视野,通过比赛增长见识,还邀请了河南餐饮业著名技术流派宗师为大家现场献艺。钓鱼台侯派宗师李志顺、展师门掌门展义德带领弟子们进行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蒙眼拉面、蓑衣黄瓜、调料作画等技艺展演。在烹制名菜环节,难得一见的北宋名菜炸紫酥肉吊足了观众们的胃口。看似普通的五花肉在油锅中反复炸至焦黄,中间的火侯全靠眼力把控。成菜切片,色泽金黄微红,香气四溢,酥脆香美,似烤鸭而胜烤鸭。大师们介绍,豫菜的特点取料广泛,选料严谨。看似简单的一道紫酥肉,经历了前期的调料腌渍入味,后期的香醋涂抹炸制,每一个环节的制作都有讲究,稍有闪失便有可能失败。豫菜师父做菜时看似云淡风轻,简单质朴,实则背后是刻苦的研习和千锤百炼的打磨。
大赛裁判长介绍,竞赛在实操阶段更注重参赛选手的临场发挥和细节。一条黄河鲤鱼,不同的选手会选择不同的制作方法,可炸可蒸,可咸可甜。打分环节则要看这道菜整体制作水平,更要考虑细节的处理,比如尾部的修剪,芡汁的厚薄等。面点的制作更是如此,不仅要看制作的精细程度,还要考虑这道点心是否通过颜色形状等方式创造出了意境,要让人有食欲,还要让人赏心悦目。
记者从市总工会了解到,举办全市餐饮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旨在弘扬烹饪文化,倡导工匠精神,扎实推进群众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向纵深发展,激励广大职工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加快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对发掘和培育餐饮服务行业优秀职工,全面提升我市餐饮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助推餐饮服务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大赛奖励规则,各工种(项目)竞赛理论、实际操作成绩双合格且总成绩获第一名者,授予“郑州市技术状元”称号,并按程序申报“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各工种(项目)竞赛理论、实际操作成绩双合格且总成绩获第二至第五名者,授予“郑州市技术标兵”称号。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王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