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河南省就业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5年来,我省累计城镇新增就业642.69万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43.55亿元、扶持自主创业43.36万人,促进183.86万失业人员再就业,帮助63.37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一项项举措、一组组数字说明我省就业保持“稳”的总趋势,呈现“进”的好态势。
5年来,累计城镇新增就业642.69万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近年来,全省各级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就业促进“一法一条例”,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
5年来,累计城镇新增就业642.69万人,保持了全省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鼓励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创业培训覆盖面,推进网络创业培训和新型创业实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5年来,累计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43.55亿元,扶持自主创业43.36万人,带动和吸纳就业135.77万人。推动“国字号”孵化平台建设,擦亮“中原龙子湖”双创品牌,全省认定创业孵化基地337家,在孵创业实体2.5万多家。鼓励引导各类人员返乡创业,开展返乡创业示范评选动,新增返乡创业104.2万人、带动就业551.75万人。
针对重点群体,我省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困难群体兜底帮扶等工作。报告显示,5年来,全省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43.0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3182.02万人,其中省内就业1905.97万人,省外输出1276.05万人,累计促进183.86万失业人员再就业,帮助63.37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每年向企业输送毕业生9万余人
建设“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是我省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作出的一项重大举措。
报告提到,为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法制保障,我省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出台《河南省职业培训条例》,稳步推进部省共建职业培训法治示范区建设。加强技能人才培训载体建设,高标准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3家、省级高持能人才培训基地153家。深入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在全国率先制定《河南省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办法(试行)》,推进“百校千企”建设,与省内外1800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每年向企业输送毕业生9万余人。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董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