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刘璞
近日,在高新区洼刘社区,一款疫情防疫小挎包精彩亮相。小小的挎包里装有核酸采样工具和消毒液等,专门与防护服搭配。有了“神器”加持,洼刘社区核酸采集“三人组”(医护采集员、一名扫码信息员、一名敲门员),一个半小时就能完成一个楼栋400人的采集量。
梧桐办事处洼刘社区统筹部署,以楼栋为单元,三人为一组,成立核酸采集小分队,分工明确,精准快速,一个楼栋1个半小时完成核酸采集约400人。
说到这件神器的诞生,发明人洼刘社区志愿者汪晓蓉最有发言权。由于上门做核酸需要全副武装,做到个人防护无死角,但由此也产生了苦恼——全身被隔离服包裹着,做核酸需要装消毒液、手机、试管等,信息员把这些物品都用胶带缠到身上,很不舒服。
汪晓蓉察觉到这个问题,于是,就利用废旧的试管盒、医用手套盒子制作一个个小斜挎包,把盒子两端用绳子穿好,绳子的两端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进行伸缩。汪晓蓉自豪地说:“一分钟就可以做一个,连续做了30多个疫情防疫小挎包。”
小小的挎包里装的不仅仅是采样工具和试管、棉签等采样物资,还有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当前,梧桐办事处洼刘社区“两委”干部带领党员、群众志愿者,不分昼夜,连续奋战抗疫一线,不怕苦,不怕累,身体力行助力守护着社区疫情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