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云调解”、善意执法、智慧法庭……为更好将优化营商环境与审执工作实际相结合,近期管城法院开展“我为营商环境添光彩”活动,在司法服务质量、民商事审判质效上下大功夫,着力探索高效的工作管理模式。
“绿色通道”便企利民
在管城区法院立案大厅,涉企“绿色通道”推出集立案、查询、缴费、保全、调解、鉴定、执行、信访等一体的“一站式”诉讼服务。
对涉企五类合同案件(买卖合同、委托合同、金融借款、融资租赁、承揽合同)统一进行审核、标注,优先立案、快速分案。
在中国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市分行诉刘某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涉企绿色窗口工作人员遂对案件进行标注,当日收案、当日立案、当日分案,据悉该案件已在立案后7日内审结。
“云调解”高效化纠纷
管城法院克服疫情、送达难等阻碍,通过网络大数据、网上法庭等智慧法院信息化建设成果,快速审结涉企纠纷。
在已审结的一起涉异地当事人买卖合同案件中,承办法官接案后快速与三被告取得联系,考虑到疫情原因且被告均在外地,在网上法庭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认真倾听被告意见,耐心劝解,最终促使原被告达成调解意见,在网上法庭的调解笔录上签字确认,最终被告按照调解协议支付了款项。这起买卖合同案件从立案到结案仅用16天。
在审结的另一起买卖合同纠纷中,标的额840余万元,承办法官在了解到被告企业是由于疫情原因维系艰难,才无法按时支付贷款的情况后,认为该案涉案标的额较大,如能快速处理,对双方企业均是一种保护。经承办法官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联系,最终经双方同意,分别通过管城法院微信公众号——便民服务登录网上法庭小程序进行调解,历经8小时,终于使双方握手言和,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善意执法解纷争
管城法院积极推进各类涉营商环境执行案件执调结合、快立快执,着力缩短办案周期和时限,及时帮助当事企业实现胜诉权益。
在河南某公司与郑州某品牌策划有限公司服务合同纠纷一案中,判决郑州某品牌策划有限公司向原告支付8万元及相应利息,收到原告的强制执行申请后,执行法官迅速与被执行公司法定代表人联系并告知其应积极履行判决,并向其下发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最终经过执行法官多次的沟通和劝解,郑州某品牌策划有限公司自愿履行判决所要求的义务,主动偿清欠款,至此该案件成功执结。
智慧法庭促质效
“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管城区法院通过河南法院集中送达平台等方式随案送达传票、权利义务告知书、律师调查令告知书等法律文书,案件电子送达率达100%;疫情期间推广“网上法庭、云间庭审”,支持律师网上阅卷,对于有调取证据需要的案件,经律师申请,及时向律师开具律师调查令,以推动案件顺利进行,提升审执质效。
郑报全媒体记者 鲁燕 通讯员 马恪 艾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