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郑在战疫|“ONE BY ONE”问询 这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一位社区流调员的工作日记

2022-05-12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ONE BY ONE’问询,这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可喜的是,还是理解者众,配合者多。”连日来,河南省外办工作人员李金奎作为一名志愿者,奋战在流调岗位上,他用日记记录了流调工作的不易,以及对取得成果后的欣慰。

“5月9日7时20分许,在淅淅沥沥的细雨中,我来到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丰二社区一楼办公室。很快,社区主任给我布置了工作:有一项紧急任务,马上电话流调,中午之前完成。”

以一名志愿者身份出现在社区,又以一名流调员的身份受领任务,李金奎心里充盈着使命感、责任感。当时,社区办公室内工作人员有接打电话的,有商量入户工作的,有抬桌子搬椅子筹备上午的核酸检测的……为了有个安静的环境,他立马返回家里,集中精力电话作业。 

“40个流调对象,‘ONE BY ONE’问询,这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为了避免出差错,李金奎找来一叠纸,用序号记下每位流调对象的信息。

“你谁呀?”李金奎有些局促地拨打了第一位流调对象的电话,不料被秒挂断,并收到了一条质问的短信。无奈,李金奎只好改为沿用在单位的工作习惯,先编发短信告知被流调对象:“ⅩⅩ女士,我是金水区流调工作人员,大数据显示5月7日20:12您为时空伴随者,基站定位地点为ⅩⅩⅩ。根据疫情防控政策要求,请您把所住详细地址(包括小区楼房门牌号码)尽快告知。谢谢!”

这一次,对方马上留言:“什么是时空伴随者?”他将网上查到的解释条文粘贴给对方。对方又留言:“最近一段没外出,不可能有此事。”

一问一答,耗时又费力。情急之下,李金奎再次拨打了其电话,女方坚称最近未外出,对流调感到不理解,并让其丈夫代接电话。在李金奎不厌其烦解释下,其丈夫还算理解,认认真真告知了他们的详细住址,这才收获了第一单流调记录。

如法炮制,李金奎逐个给流调对象发了短信,仅有个别被流调对象回复了住址,大部分人没有反馈。一名小伙子在回电时火药味十足:“我怀疑你是骗子,我现在就报警。”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对方便挂断了电话。半个小时后,他拨打了两次对方电话,每次都是接通后被迅速挂掉。还有一位中年人说:“昨天有人打过电话了,你烦不烦呀!”刺耳的话萦绕耳畔,令李金奎心里不是滋味。

眼看这一招奏效甚微,李金奎只好又一个一个地拨打起电话,进展也不太顺利。有的流调对象要他上报工作证号码,否则无可奉告,有的称电话号码是公司统一配发的,自己并非原主人,原主人是谁,去问公司好了,还有个别流调对象手机不接听、短信不回复。

令李金奎欣慰的是,世上还是理解者众、配合者多。有位老大爷热情友好,不但介绍了详细住址,还一再表示感谢,并嘱咐李金奎保护好自己,让他心里暖暖的。还有几名流调对象主动回复了详细住址,让他激动不已,立即短信回复:“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每位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请您做好疫情期间的个人防护!祝好!”

从一大早忙到上午11点多,期间除了下楼做核酸检测外,没再走动过一次,没喝一口水,没上一次卫生间,全神贯注,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努力跑赢病毒,快速锁定流调对象准确住址,及时控制消除潜在的疫情蔓延。经过几个小时紧张忙碌的工作,他的流调统计工作基本完成,而汇总的社区工作人员已在焦急中等待许久。

“半天的流调员工作,如同打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深切地感受到:信任、理解和配合对流调工作弥足珍贵。”李金奎在日记中感慨道,身处疫情的中心,流调对象常把压抑与愤怒情绪发泄在流调员身上,尽管有委屈,但他却安慰自己:没有经历过被吼、被质疑、不友好,也许不是流调员的完整写照。

郑报全媒体记者 裴其娟 文/图



分享到: 编辑:卜贝贝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