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在中原区建设路办事处流调溯源临时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电话询问声、键盘敲击声仍此起彼伏,通宵达旦已成为这里的常态。流调溯源作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与时间赛跑的关键“战场”。今天,郑报全媒体记者带你走近他们,看看这些流调“侦察兵”如何与病毒赛跑,守护着大家的安全。
流调溯源工作专班,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
根据部署,建设路街道组建的“流调溯源工作专班”闻令而动,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排查密接、次密接人员,为精准防控提供支撑。
流调溯源工作专班按照快速流调、精准排查、严格管控的原则,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认真细致摸清重点人员的行动轨迹和重点场所,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全力提高流调溯源的效率和人员排查的精准性。
电话不断,他们是前沿阵地“侦察兵”
阻断传播链,分秒必争。工作人员们每天都加班加点,甚至通宵工作,实在累了就趴在桌面稍微休息一下,醒来后继续作战。
“我们晚上基本是睡不好觉的,可能凌晨一两点、三四点都会有电话进来,收到电话都要进行及时处理。”流调工作人员刘龙骄说。
工作人员电话流调时,遇到不配合的要讲政策法律,遇到担心恐惧的需要安慰纾解,遇到联系信息无效的需及时推送再核查……自3月初以来,建设路街道流调工作人员已连续工作60余天,平均每天工作超18小时,有些工作人员甚至24小时没合眼。
接到电话莫惊慌,请如实提供准确信息
“有时候时间很晚了,考虑到被联络人的情绪,我们在电话对方时采取了一些方法,比如,致电时先简单介绍流调的用意,提升被联络人的配合度。另外,遇到一些有防御心理的被调查人拒接电话,我们流调组同事会用自己的手机拨过去,打消对方的顾虑。”流调工作人员赵志龙说。
流调工作开展以来,建设路街道确保精准到位、应调尽调、应查尽查、不漏一个线索、不漏一个人。
截至5月6日,建设路街道信息排查专班共接收中高危风险地区、红码、中高风险地区、境外入郑等重点人员信息89批、8700余条,均已按时排查反馈并录入郑州市疫情立体化防控系统;核查管控郑州市疫情立体化防控系统数据近2300条。中高风险地区来郑、郑州本地风险人员共居家隔离121户264人、健康监测278户278人。
这些只是郑州市疫情防控流调工作的一个缩影,更多的“他们”正奋战在疫线,为把危险降到最低,马不停蹄地与时间赛跑、与病毒博弈,争取早日实现“圈住封死”“社会面清零”,让郑州恢复往日的生机与繁华。
郑报全媒体记者 鲁燕 通讯员 郁涵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