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发病人数位居全球第三位。2022年“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主题:“生命至上,全民行动,共享健康,终结结核”。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作为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郑州市结核病防治所,一直都是全省结核病防治的领军力量。
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校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相互频繁密接接触,且时间长。学校结核病的发生,极易造成校园内肺结核的传播,导致发生聚集性疫情。不仅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也严重危害师生的身心健康。
如何预防学校发生肺结核?“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在全市3000多所学校开展疫情监测、健康宣教,为学生密切接触者提供免费筛查,努力实现学校结核病疫情“零聚集”的目标。每年治疗管理3000左右的肺结核患者,让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
专家表示,做好学校结核病日常防控工作,应尽早发现学生中的肺结核患者,控制传染源,减少结核菌的传播。
首先,学校要切实做好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体检中必须包含结核病检查。要把结核病筛查纳入学生入校体检及教职员工年度体检的重要内容,通过入学体检发现肺结核可疑患者,并及时送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确诊。把传染源拒之于校外。
其次,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第三,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要认真做好病因追查和登记,如怀疑有可能是肺结核,应及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并由卫生(保健)室追踪了解学生的诊疗情况。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第四,要经常在学生及教职员工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把结核病防治知识纳入学生卫生课或健康教育课内容。
第五,学生一旦被确诊肺结核后,应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同时应尽快告知班主任或校医务室/医院,以便帮助其他同学尽快接受筛查。不应向学校隐瞒病情带病上课,或不向医疗机构如实说明学生身份和学校信息。
最后,学校发现肺结核患者后,要及时告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进行疫情报告。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要关注与病例同班级、同宿舍学生及授课教师的健康状况。规范开展休复学学生和休复课教职员工的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做好在校治疗学生的服药管理和预防性治疗学生的服药管理。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