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兆丰年。1月22日,在飘飘洒洒的雪花中,郑州市二院迎来一件大喜事:经过一周的试运行,眼科门诊在东院区新址正式开诊。
据悉,眼科门诊新址建设是市二院东院区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委、市政府重点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它进一步优化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增强了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在开诊揭牌仪式上,郑州市二院院长孙世龙表示,眼科门诊的搬迁开诊,改善了医院医疗服务条件,优化了诊疗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日益多元化的就医需求。作为郑州市眼科医院,眼科门诊新址开诊,是医院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和里程碑式意义的特殊时刻。
上午9:00,郑州市二院眼科门诊新址开诊揭牌仪式在该院东院区眼科门诊楼前举行。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张士东为眼科门诊新址揭牌,宣布东院区眼科门诊正式开诊。
正式开诊的市二院眼科门诊新址,于2021年4月开始改造施工。历经7个多月建设,具备开诊条件,眼科门诊从郑州市二院门诊楼原址整体迁出,于2022年1月14日开始试运行。眼科门诊楼总建筑面积约7000㎡,内设标准化诊室132个,可满足眼科患者门诊、检查、治疗、验光配镜及儿童娱乐等一体化需求。投用后不仅能改善病人就诊环境,还可有效分流院本部门诊患者,解决就诊拥挤问题,减轻郑州市二院疫情防控压力。
郑州市二院大眼科主任王瑞峰说,新的眼科门诊大楼共6层,包含各专业诊室、检查室、手术室、儿童眼病专区、验光配镜、科普宣教等;在2楼、3楼设置儿童眼病专区,儿童验光与成人分开,并配备2个儿童活动区供就诊小患者玩耍,儿童就诊更加温馨有序、成人就诊更加安静舒适;增加诊室和坐诊医生,帮助患者根据症状和需要分流就诊,节省时间;就诊区域闭环运行,患者挂号、等候、就诊不走“回头路”,实现“一医一患一诊室”,诊室走廊不留人、候诊区域不聚集,大大提升了疫情防控力度。
郑州市二院经过80年发展,已经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三级眼科医院,是暨南大学郑州医院、郑州市眼科医院、郑州市儿童眼科医院、郑州市慈善医院。现由院本部、东院区、高新区分院和科学大道与长江路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郑州市二院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尤其眼科发展突飞猛进。眼科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河南省眼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眼科临床教学基地,也是郑州市眼科研究所、郑州眼科区域诊疗中心、郑州市眼科质控中心、郑州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郑州眼科联盟牵头单位。现有医务人员400多名,开设有十多个亚专业,全飞秒激光等高端先进设备应有尽有,年门(急)诊量达40多万人次,出院患者1.8万多人,手术量2万多台(单日手术量突破200台),三四级手术占比达95%以上,先后引进了黎晓新、王宁利、刘旭阳等国内知名眼科专家团队,建立了黎晓新国际眼科学院士工作站、王宁利北京学者工作站、河南精准医疗眼科中心等高端科研医疗平台。
郑州市二院党委书记赵玉兰介绍,医院积极参与政府和社会各类公益慈善救助任务,先后承担了郑州市免费白内障手术民生实事,独立组队参加了援疆、援藏、援非白内障免费手术“光明行”等活动,获得各级广泛好评,社会影响力已经辐射出郑州及周边以外省份。
今日雪花飞舞,俗话说,“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市二院孙世龙院长表示,此刻正值全市抗疫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和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郑州市二院将以眼科门诊楼开诊为契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展理念,坚持“大综合、强专科”发展规划战略,坚持“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诊疗环境,为患者提供最适合他的诊疗方案”服务理念,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不动摇,履峰而上,起势扬帆,为全市、全省乃至周边省份人民群众健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郑报全媒体记者 邢进 通讯员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