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视国风作品再“出圈”!《天工开万物》聚焦300年前大国工匠的高光时刻

2021-10-19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明朝科学家宋应星节衣缩食、筹款负债撰写而成的旷世奇作《天工开物》,被视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彰显了自然美学、人工美学、生活美学的天人合一。

昨晚,河南卫视国风工作室出品的《天工开万物》作为《神马奇妙夜》的续作,在河南卫视播出。

《天工开万物》选取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中三项独门绝技进行艺术创作和现代化表达,再次展现了河南卫视的文化担当,为观众们展现了一段300年前关乎大国工匠的高光时刻,延续了百工之事的技艺传承。

在《天工开物》18个门类里为何会选择瓷器、金器和织染呢?

陶瓷是中国制造业的代表,劳动人民是冶金技术发展真正的主人,明末织染技术兴旺发达,现在依然是强项。

据介绍,为了拍好“五窑之魁”——汝窑,节目组前往河南宝丰和北京拍摄五天五夜,请设计奥运会国服的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韩春启的徒弟薛轶戈担纲服装设计,融入古风元素,展现美妙汝瓷开片(因膨胀系数不同,出窑后冷却开裂产生的“开片”现象)效果,还原天青色本色,再现官窑之美。

而如何让舞者完美演绎汝瓷?除了婀娜多姿,还有残缺之美——摔瓷。所谓“十窑九不成”,天青色难以烧制,不完美的会被摔碎,形成独特的“摔瓷”文化。

大浪淘沙,百炼成金。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论述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他在《天工开物》中首次记载了锌的冶炼方法。可不是活物,没有律动,人是如何演好“金器”的?对此,河南卫视“国风工作室”总导演雪芬和工作人员们煞费苦心:“没法演静物就演制作工艺,用拟人化的方式诠释,用肢体语言表达,展现火之淬炼的质感。”

而在视觉呈现上,节目运用了水、火、泥、沙,彩烟、光汇,甚至请用了爆破师,让舞者在金器破土而出中化茧成蝶,让效果更震撼。

天孙机杼,传巧人间。在《天工开物/乃服》中,宋应星说,天空中的云霞有着七彩的颜色,大地上的花叶美丽多姿。《天工开万物》将舞蹈中加入布的使用和色彩的呈现,暗合中国传统五色,暗示三原色可幻化出万种颜色,展现劳动之美。

《天工开万物》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意象,黄青白赤黑五色为色彩,宫商角徵羽五声为韵律;以万物合,万物生,万物开为内核;融合舞蹈叙事,极致视觉,原创国风音乐,再推国风文化作品。

映照当下,300年后《天工开物》的精神内核传承于中国制造业,现代化工厂背后的大国智造与匠人匠心最后汇聚成主题“匠心传千古,天工开万物”。

节目想展现的绝不是舞蹈和声光电,而是劳动者的智慧,是强悍的中国制造和历久弥新的商业精神。

郑报全媒体记者 秦华



分享到: 编辑:周爱巧 统筹:王战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