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文物安全、人员安全,人在,文物在”。
一场暴雨,让全国人民看到了河南文博人确保文物无恙的初心与坚守。
在得知河南不少文物遗迹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之后,湖北文博界立刻行动,守望相助,与河南文博携手共度难关。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黄河文化形成、融合、发展的核心区域,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漫长的文明进程给河南留下丰厚的文物资源。作为文物大省、考古强省,河南现有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二,有世界文化遗产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31处。
此次暴雨,造成郑州市、洛阳市、巩义市、济源市、新乡市等文物单位密集地区遭受严重灾害,部分博物馆和考古工地有渗漏进水情况,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不同程度水毁险情。
在得知河南不少文物遗迹遭受险情之后,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石家河考古遗址公园、铜绿山考古遗址公园、龙湾考古遗址公园以及苏家垄考古遗址公园等湖北的七家单位迅速组织、紧急购买,捐赠消毒水、雨衣、雨靴、强光手电等急需品驰援河南同仁。
“豫鄂同行,共担风雨。”湖北文博界同行贴在救援物资上的这句话,让河南文博人备受温暖和鼓舞。据了解,这批物资将陆续抵达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及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文博单位,助力抗洪救灾工作,携手共度难关。
此外,国家文物局已专题研究支持河南省受灾文物抢险工作,决定动用文物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项目资金,支持河南受灾文物应急、支护、抢险及勘察勘探等,确保受灾文物得到保护。
郑报全媒体记者 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