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法院从事执行工作必然要面对无数挑战,在案件执行的过程中,可能被拒之门外、被恶语相向,甚至被恐吓,即便这样,执行人员还是要克服困难条件让执行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在中牟县法院执行岗位上不到两年时间,赵玉鑫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收获的不只是“办案标兵”称号,还有一个个当事人的感谢和称赞。
比起赵玉鑫收到的锦旗与肯定,一位来自四川省苍溪县的申请人结案后给她发的一条信息,让她在忙碌又紧张的执行工作中又一次找到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已经60岁的申请人李某跃,曾于2017年和妻子在中牟县一处工地为被执行人李某承包的工地上干木工活,因李某未支付6万元劳动报酬,双方对簿公堂。2019年1月,法院判决李某支付李某跃夫妇劳动报酬6万元。同年9月,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承办执行员赵玉鑫了解到申请人年龄大,距离远,往返两地很不方便,为了尽快帮助老人拿到劳动报酬,她主动加老人为微信好友,并通过微信说明案件进展,与此同时,赵玉鑫不厌其烦地和被执行人解法释律,终于让双方达成了分期履行协议。被执行人是否再次失信成了赵玉鑫关注的重点,每到履行时限,她都会电话提醒催促李某及时向申请人支付钱款。
两年时间,在执行员赵玉鑫耐心细致工作下,李某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申请人李某跃用最朴实的文字向她表达了真挚的谢意,赵玉鑫说:“我会把这条信息收藏起来,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郑报全媒体记者 鲁燕 通讯员 闫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