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顺利完成一例心室辅助装置“火箭心”——HeartCon成功植入终末期心衰患者体内的手术。这也是中原地区首例。截至目前,该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生命体征恢复到正常,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接受手术的患者刘先生出现扩张性心肌病症状已有六七年时间。郑州七院心脏移植中心主任杨斌表示,患者已经连续住院多月,且病情还在进一步加重。即便是住院,呼吸困难的症状也很严重,每天晚上只能坐着睡觉。
杨斌认为,要想缓解患者的症状,只有接受心脏移植,然而心脏移植不像其他手术,可以随时开展。“很多患者没有合适的供体,只能在医院或家里忍受无尽的病痛。”而让医生更揪心的,患者还是O型血,“相对其他血型患者来说,等待的时间更长,而病人的病情,又不允许他等待那么长时间。”
就在这时传来了好消息:一种左心辅助装置,被称为“火箭心”的人工心脏已经开始三期临床。而郑州七院刚好就是参加临床试验的协作中心。得知该消息后,患者和家属也一致同意植入人工心脏,随后在人工心脏辅助的情况下,再继续等待心脏移植。
4月20日,手术团队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讨论和安排部署。4月21日上午9点左右,手术正式开始,专家团队在手术室内有条不紊地进行手术。术中克服患者凝血差,止血困难等困难,手术进行到下午6点左右完成。经历9小时手术,患者“心脏”强劲有力复工。
“ 人工心脏其实就是医学上的左心辅助系统。“杨斌介绍,因为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大多是左心室的衰竭,这时候就需要这种左心辅助系统,来代替左心室的功能。“相比心脏移植,接受人工心脏植入的患者不需要吃抗排斥药,但要吃抗凝药物。”
据了解,本次植入的“火箭心”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第三代植入式磁液悬浮心室辅助装置。其既可用于心脏移植前过渡治疗,也可用于心衰恢复前过渡治疗,还可作为永久性替代治疗。
郑州七院院长魏艳表示,作为一种除心脏移植外最有效的心衰外科治疗手段,人工心脏植入的成功开展,也将大大缓解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病痛,避免患者在等待移植过程中的意外。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京儒 通讯员 荣文翰 杨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