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3日
庚子年农历九月初七
霜降
这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人间草木在秋霜的抚慰下,晕染成漫山遍野的红黄之色,如火似锦,蔚为壮观。
霜柿垂红,满城尽带黄金甲,正是橙黄橘绿好光景。
关于霜降,古时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这一天,掌管霜雪的青女会下凡,在青要山中部顶峰上手抚七弦琴,清音徐出,霜花也随琴音飘然而下,洒在大地上,涤荡世间的一切不洁。
● 霜降三候
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这类动物,从霜降开始要为过冬储备食物。
二候草木黄落。此时节草木枯黄,落叶满地,整个大地一片金黄。
三候蜇虫咸俯。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此时的大自然,是一种寂静的美。
● 霜降习俗
↓ ↓ ↓
--吃柿子--
霜降时节吃红柿,据说不但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民间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事实上,由于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皮薄、肉多、味美,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因而就形成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
--赏 菊--
霜降期间菊花盛开,古时此节气多赏菊。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喜爱。
--登 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
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明显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送芋鬼--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各地有祛凶、扫墓等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安康。
小孩以瓦片垒梵塔,在塔里放柴点燃,待瓦片烧红,毁塔以煨芋,叫“打芋煲”,随后将瓦片丢至村外,称作“送芋鬼”,以辟除不祥。
● 霜降美食
↓ ↓ ↓
--秋梨清热--
霜降时节,是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易发或加重的时期。生食梨能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清心降火;煎水或加蜜熬膏,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苹果防燥--
霜降前后吃苹果最养生。苹果中的有机酸和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治疗大便干燥,便于排泄。苹果中含有的大量维生素、苹果酸,能促使积存于人体内的脂肪分解,经常食用苹果可以适当舒缓贴秋膘的状态。
--鸭肉健脾--
鸭肉是霜降时节必吃的食物之一。鸭肉不仅富含蛋白质,可及时补充夏季的过度消耗。性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鸭肉的做法很多,煮食,煎汤或烧菜都可以。
--牛肉补气--
《韩氏医通》记载:“黄牛肉,补气,与锦黄芪同功”。水牛肉性凉,黄牛肉性温,皆能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治脾胃虚弱,增强消化功能。
--萝卜顺气--
俗话说:“秋冬萝卜赛人参”。霜降之时多吃萝卜,有消食、化痰定喘、清热顺气、消肿散瘀的功能。感冒时吃点爽脆可口的萝卜,不仅开胃、助消化,还能缓解喉干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预防感冒。
● 霜降诗词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苏轼
霜降水痕收。
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
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