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房颤 预防卒中 ∣ 河南省房颤中心联盟积极开展“中国房颤日”宣传活动

2020-06-07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房颤,预防卒中”,意在提醒公众重视“房颤”这个不为人熟知的疾病,了解其可能带来的卒中风险,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规范抗凝。

今年“中国房颤日”宣传活动以“中国房颤中心”项目为依托,由中国房颤中心联盟、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拜耳公司共同发起,22个省份的房颤中心响应联动。

据悉,我省的“中国房颤日”落地活动由河南省房颤中心联盟牵头,顺应疫情管理需要,活动主要采用线上模式,如网络义诊、直播科普讲座等,让更多公众了解疾病,更多患者通过线上形式和医生面对面。

房颤是对健康危害最大的老年性疾病之一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对健康危害最大的老年性疾病之一。同时,房颤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患者卒中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5倍。我国1300万卒中患者中,约有7~8成是由房颤引起的。

阜外华中医院副院长高传玉教授说,这是因为房颤会导致心脏内血流速度减慢,使得血液在左心房左心耳部位滞留,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随血流进入动脉,引发血栓栓塞事件,血栓块进入脑,就会导致卒中。目前,治疗房颤的方法主要有导管射频消融、药物、电复律等。在所有治疗手段中,最关键的就是抗凝治疗,其目的在于阻止血栓形成,预防脑卒中的发生。“目前临床推荐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如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等。该类药物通过抑制活化的凝血因子产生抗凝作用,不依赖于抗凝血酶,口服使用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疗效和安全性确切。”除了抗凝治疗以外,对于已经发生过卒中、发作时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或者相对年轻、因房颤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考虑导管射频消融。”

房颤的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

房颤发病率约为1%~1.5%,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会逐步升高。由于房颤发病隐秘,很多人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公众对房颤这种疾病的认知度很低。不少患者是在常规体检中偶然发现的,或者因其他心脏疾病做检查时才发现,更是有相当一部分房颤患者的首发症状即是卒中。高传玉教授说,一旦发展为卒中,势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房颤的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

这也是2016年启动的“中国房颤中心”项目的目的,该项目启动之初,河南省就积极参与。目前,我省房颤中心认证单位10家,房颤中心建设单位15家,并于2019年3月18日成立了省级联盟。高传玉教授说:“我们希望通过‘中国房颤日’宣传活动,让更多群众了解这种疾病,推动各地房颤中心的建设发展和房颤患者的规范管理。推进各联盟成员单位之间信息互通,上下联动,因地制宜地提升区域内房颤防治能力和医疗管理能力。”

郑报全媒体记者 邢进 



分享到: 编辑:雷群芳 统筹:刘书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