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晚,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接受了央视《新闻1+1》节目的采访。在这档重磅节目中,面对主持人白岩松的发问,陈戌源就足协目前的工作、中国男、女足的备战、中超联赛今年的构想、职业俱乐部降薪举措、中乙联赛改革以及职业联盟成立等问题一一解答。一番梳理之下,让人感受到中国足球的待解问题多多,中国足协的工作也可谓繁重,足球改革确实任重而道远。不过至少释放出了积极信号:中超联赛有望6月下旬开赛,球迷距离有球可看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中超联赛“变脸”势在必行
在疫情暴发,全球的联赛都停摆的情况下,中超联赛何时开赛,开赛之后赛程如何安排,外界有诸多猜测。陈戌源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足协也制定了包括维持原先赛制在内的三套方案。但同时他也表示,在6月底开赛,12月份打完的前提下,还要为亚冠联赛以及国家队参加四十强赛留出时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完30轮联赛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看来,目前足协制定的第二套方案应当是最为可行的:即16支队伍先分为A、B两组,然后两个小组的前四名进入争冠组,后四名进入保级组,最终排定名次。陈戌源在表述时称“先采取交叉赛,再采取淘汰赛”,这应当是个口误。实际的方案,也是更合理的做法是第一阶段仍采取主客场双循环,到第二阶段再进行淘汰赛。
而即便是这样,也还有诸多问题待解:A、B两组采取怎样的分组原则?是以去年联赛名次的单双数分组,还是以地理位置分成实际意义上的“南北分区”?
对于入场人数的限制,陈戌源表示或许会采取先空场再逐步增加到场观众人数,这个问题不大,应该能够得到球迷的理解,毕竟疫情防控还是头等大事,空场比赛目前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而另外一个“大难题”是外援外教,受疫情管控措施的限制,中超目前超过半数的外援以及多位外教都尚未回归,最“极端”的例子是江苏苏宁:主教练奥拉罗尤和特谢拉等5名外援均归队。
对此,陈戌源表示“不一定等到外援外教都到齐再开始,只要满足国内防控需要就可以”。事实上,即便是所有的外援外教在开赛前全部到位,也面临着状态调整、磨合时间不够的问题,所以要实现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不会适当调整外援上场人数政策?
总之,在基本设想完成后,具体方案和措施上恐怕还是要广泛征求各俱乐部的意见。特殊时期确实困难多多,但让联赛顺利进行开赛也应该是各方共识,联赛能够重启,就是重大胜利。
中超U23参加乙级联赛
中国足协近日还酝酿了一项重大改革,即中超U23队和U19国青参加中乙联赛。一方面,此前设置的预备队联赛无论是竞赛水平还是关注度都不够高,锻炼价值不大,另一方面,受资金问题困扰,今年出现了多支中乙球队退出或者达不到准入条款的情况。这也就使得原本应该是“塔基”的中乙联赛处于坍塌的尴尬境地。
在此背景下,对年轻球员的培养格外重视的中国足协也就出台了这样的政策。为此中国足协也对各中超俱乐部进行了广泛咨询,并得到了积极的反馈。“绝大部分俱乐部都愿意参加乙级联赛,所以这个事情基本定了。”陈戌源如是说。
提升联赛竞技水平,给年轻球员更多高质量的锻炼机会,这样的初衷当然无可置疑。但无论是国青,还是中超U23队,因为没有降级压力,这难免会造成不公平竞争,据称已经有中乙俱乐部对此表达了异议。
而事实上,无论是未来乙级联赛如何运行,现在中国足协首先要解决的是:准入资格问题。天津天海的准入审核问题可谓是起起伏伏波折颇多,最新的消息是由于万通方面和天海俱乐部无法就赞助金额达成一致,天海的中超资格再次落入险境。天津天海能否继续参加中超联赛,将引发的是连锁反应,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答案,后面的中甲、中乙联赛都会受到影响。所以现在中国足协要做的是快刀斩乱麻,尽快做出决定,这样才能推进后续工作。
倡议降薪30%—50%
疫情之下,全球联赛停摆,降薪也成为了欧洲联赛的通行做法。关于中超是否降薪,也是最近一段时间热议的话题。此前中国足协也就此征询了各俱乐部的意见,并表示“合理降薪成为共识”。
在5月7日接受央视采访时陈戌源也明确表示,中国足协应俱乐部的要求这两天会出台中超、中甲和中乙的临时性降薪倡议书,从3月1日起,到联赛开始为止,期间降薪幅度在30%到50%,然后由俱乐部和球员协商敲定。“之所以在这个时间节点出台这个倡议书,在于中国足协之前同国际足联进行了深入沟通,以便一旦出现外援反对降薪将官司打到国际足联的情况,能够得到后者的支持。”陈戌源说道。
降薪不仅事关球员、教练的收入,更关乎队伍的稳定,特别是降薪措施能否对中外球员做到一视同仁也是外界热议的焦点,所以对于降薪,各俱乐部也一直持谨慎态度,到目前为止也只有新疆雪豹一家明确了降薪措施。
也正如陈戌源所说,足协所能做的只是“倡议”,最终还要看俱乐部和球员协商的结果。在这个问题上,各家俱乐部的情况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降薪的意愿也自是各有不同。但中国足协能从帮助俱乐部减轻负担、维持联赛健康运营的角度提出措施并和国际足联进行积极沟通,还是体现出了作为管理者的责任心。
职业联盟成立在即
陈戌源在接受采访时还透露出了一个重大信息:职业联盟的筹备工作已经进入尾声,最多一两个月就可以顺利成立。
作为中超各俱乐部实现“自治”、 联赛管理去行政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职业联盟被寄予厚望,筹备工作一度紧锣密鼓。但原本在去年年底就能挂牌的职业联盟却突然杳无音信,筹备组成员也已经离开北京。曾经作为职业联盟召集人的广州富力投资人张力,在前一段时间更是公开表达了不满,认为足协不愿意放权,这也让人对联赛的下一步改革充满疑虑。
陈戌源此次算是对这种疑虑的一次公开回应;“此前有传言说足协不放手,这是不对的,中国足协会应放尽放,未来我们就是服务和监管。有关俱乐部尽管放心,我们不会把这个权力拿在手中,有关职业联赛的市场、赛程赛制、裁判等,都要交给职业联盟去管理,中国足协最好的境界,就是让全社会的力量帮助中国足球发展。”
相对于联赛何时开打,采取什么样的赛程、赛制这些技术性问题,职业联盟则是中国足球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中国足球的发展也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虽然在未来的运作过程中还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职业联盟正式挂牌的那一天,就意味着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郑报全媒体记者 郭韬略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