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阵父子兵!郑大党员父子奋战抗“疫”一线勇担当

2020-02-28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疫情当前,抗疫一线在哪里,党员干部的身影就在哪里。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来自郑州大学的娄晓民和娄昊就是一对奋战在一线的党员父子兵:作为河南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父亲娄晓民带领课题组在郑州、新乡、信阳三地奔走调研;身为医生,儿子娄昊奔赴一线,成为首批进驻武汉市江汉“方舱医院”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员。

院感医生,站在污染区和清洁区的边界,确保每一位医务人员防护到位后把他们送进病房,负责把医护人员从污染区安全地接回来,被医务人员亲切地称作“安全守护神”。

娄昊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医生,也是该院援鄂医疗队唯一一名院感医生,自2月4日随队到武汉江汉方舱医院以来,娄昊就肩负起了整个医疗队46人穿脱防护服、把控防护服质量的职责。

2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他的战“疫”故事,记录了他在武汉一线为其他医护人员做好防护工作,当好“安全守护神”的点点滴滴。

娄昊已在防疫一线工作多年,繁琐的防护服穿脱流程他早已牢记于心,抵达武汉江汉“方舱医院”之后,面对工作场地不熟、防护物资的欠缺、医务人员疲惫等情况,他第一时间仔细梳理了包括患者出入口、医务人员出入口,物资出入口、医疗废物出入口在内的多个医院出入口,确保调配防护用品及时准确。

当听到由于防护工作做得不到位,而引起医务人员裸露感染的新闻之后,娄昊的弦绷得更紧了。尽力为每一位医务人员穿戴号码最合适的防护用品、用皮筋或者塑料袋保证鞋子不掉、用透明胶带粘牢手腕缝隙……这些,是他摸索出来的小窍门,也是每一位医务人员可以交付后背、安心奋战的保障。

睡眠时间每天不到6个小时、每次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的碎片式睡眠就成了娄昊的“新常态”。同行的一附院郑东院区综合医学部科护士长周纪妹说:“一天24个小时被生生隔成了好几段,他就是我们队里面的纸片人,他的时间已经被撕成了小碎片。”

当娄昊在武汉一线全力以赴战“疫”时,他的父亲娄晓民教授也正在河南积极参与省内的防疫行动,为全力保障后方家乡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娄晓民已经60岁了,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曾在2009年深入H1N1甲流一线地区,参与过肺结核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有着丰富的防疫经验。

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娄晓民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河南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技术专家组副组长,与多位专家共同参与省内防疫工作。赶赴省内高校调研、处理学校卫生问题、整理上百万师生的疫情认知调查报告……

娄晓民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却不忘在难得的休息空当一遍遍地叮嘱儿子:“防护在传染病中极为重要,责任重大。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和其他医护人员,切忌马虎大意,把46个人全都安全带回来,是你的责任!”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竞昳 通讯员 刘乐乐 文/图


分享到: 编辑:朱琳 统筹:孙友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