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河南首届中小学生电影周启动仪式暨主题论坛在郑州市第47中学举行,我省师生自导自演的多部“大片”轮番“上映”,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更有经典电影歌曲联唱,引起全场共鸣。
今年9月,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在上海开幕,我省选送了10部优秀中小学生微电影作品参展,其中,郑州市第49中学师生制作的故事片《14岁的扣子》、濮阳市华龙区高级中学师生制作的《责任》2部作品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优秀微电影作品”。
在主题展示环节,这两部作品和郑州市中原区桐淮小区小学师生制作的纪录片《中国汉字名片——甲骨文》在现场展映,三部优秀作品的主创团队、演职人员上台与现场观众分享微电影创作的台前与幕后。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和我的学生们透过一个个‘小电影’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大世界’。”郑州市中原区桐淮小区小学邱俊柯在分享《中国汉字名片——甲骨文》创作经验时说,一部8分钟时长的科学微电影,凝聚的不仅有老师和学生们的汗水,还有团队勇于探究的精神,虽然制作过程不易,仍希望带领大家了解更多的生活“大世界”。
《14岁的扣子》中饰演陈明的小演员,是郑州市第49中学的学生赵艺豪,片中饰演父亲和班主任的两位演员,正是赵艺豪生活中的爸爸和老师。饰演父亲的赵艺豪爸爸说:“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在心理上和行为都有一些变化,这次微电影拍摄让我有机会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还有他们14岁集体生日的仪式,走进孩子精神世界,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跟他一起去经历着、体验着。”
开展影视教育,充分发挥影视作品的育人作用,其形式不仅拘泥于动手拍摄和观影。在启动仪式上,郑东小学的经典电影插曲联唱《光影之歌》、许昌实验小学的经典电影配音秀《声临其境》引得现场观众掌声阵阵。当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响起,伴随着大屏幕上各历史时期经典影片的镜头集锦,会场气氛被推向高潮。
据悉,本届电影周主题为“我和我的祖国”,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基本普及中小学影视教育,基本建立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常态开展的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机制。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竞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