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视频
“我多想有一双翅膀,在空中翱翔;我多想实现梦想,奔跑在起跑线上;我多想和普通人一样,拥抱着阳光……我要大声地歌唱,唱出心中的梦想,世界对于我来说,美得多么不一样……”
11月2日上午,位于新郑龙湖的河南福寿园里响起了歌声,唱的是“郑州最暖心的渐冻症患者”王海龙的代表作《让梦飞翔》。王海龙已于今年8月6日凌晨3点25分因病离世,当日,在这里举行他的骨灰安葬暨追思仪式。
海龙的姥爷王宽代表家属向大家致词答谢
他是感动中国家庭的重要成员
王海龙是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王宽的亲外孙,是郑州报业集团系列报道《有一种爱,叫“王宽家”》的重要成员。他命运多舛,3岁时被确诊为渐冻症,9岁开始坐轮椅,医生曾说他很可能活不过18岁。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多次创造生命的奇迹。
海龙的姥爷王宽、姥姥王淑荣收养了5名孤儿,这些孩子和海龙年龄相仿,他们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在一起长大。
音乐天赋极好的海龙,手把手地教他们弹奏各种乐器。因为家里多了这么多口人,最困难时,王宽曾经东奔西走,茶楼卖唱。“王宽家”的感人事迹经《郑州晚报》率先报道后,在社会引起很大关注,直到2015年“感动中国”。海龙不仅跟随姥爷、姥姥做公益,还竭尽所能帮助比自己困难的病友。
他顽强地同病魔作斗争,执着地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上过央视星光大道,参加过“中国梦想秀”,在“快乐男声”河南赛区海选中成功晋级十强,参加过高晓松的个人音乐会……
2014年10月12日,他在郑州青少年宫成功举办个人演唱会,当晚筹集善款近12万元,成立了“渐冻人爱心基金”。
之后,每年选出郑州市区10户困难的“渐冻人”家庭,给他们送空调、送智能手机、为渐冻症患儿购买治疗仪器……2017年4月,他病情突然加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仍然坚持不让动用渐冻症救助基金里的一分钱。因为他的愿望是,基金要用于帮助其他贫困的渐冻人病友,而不是他自己。
他将和“一碗面温暖一座城”的主人公李刚做“邻居 ”
当日上午9时30分,追思仪式正式开始,家属代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曾经受到王海龙帮助的病友代表等共50人参加仪式。海龙的姥爷王宽代表家属向大家致词答谢,深情回顾了海龙平凡的一生。
同时,“继续给力 渐冻症爱心基金”也在现场揭幕。海龙走了,他在郑州慈善总会设立的救助渐冻症困难群体的爱心基金,还要发挥作用,还需要社会各界继续支持,这恐怕也是海龙最大的遗愿。
受到王海龙帮助的渐冻症患者朱小猛,回顾了和海龙相识后海龙把自己在咖啡馆驻唱挣的第一个月工资,全部拿出来给他和哥哥买轮椅的经历,并在现场含泪演唱了歌曲《朋友》,用歌声为最好的朋友告别。
王宽收养的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们再次聚在一起,合奏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重温他们相亲相爱的美好时光;兰花草艺术团的残疾人演员们,在轮椅上表演《志成学子之歌》,纷纷表示大家会像海龙一样,继续自强不息、奉献社会、温暖人间……
最后,家属代表来到海龙的墓碑前,进行骨灰安葬仪式。
王海龙的墓碑也是一个纪念碑,以爱心为整体造型,将他动情歌唱的形象通过影雕的手法展现;纪念碑下方则雕刻有钢琴键盘和音箱造型,寓意他执着坚持的音乐梦想。
安葬之后,海龙的亲人和朋友们依次在海龙墓前献上鲜花,表达对他的缅怀之情。值得一提的是,他和“一碗面温暖一座城”的主人公李刚在陵园里相邻,两个正能量人物将在这座温暖的城市,继续传播大爱,弘扬真善美。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翼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