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共同责任。10月29日,2025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结果公布,全国共有1993名个人荣获“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72个集体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河南省共115名个人、72个集体光荣上榜。
其中,郑州市有荥阳市繁荣西路消防救援站、郑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6个集体,任东勇、周秋等9名先进个人光荣上榜,涵盖社区服务、民政、卫健等领域,为绿城添上温情底色。
集体层面亮点纷呈——荥阳市繁荣西路消防救援站构建“三位一体”敬老体系,排查安全隐患1700余处,服务老人216户,志愿服务56次惠及300余人;郑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我省首部《河南省建筑适老化建设标准》,填补行业空白并推广至20余个项目;郑州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保障中心为80名军休干部配备智能设备,年办活动超30场;郑州市养老事业发展中心2024年培训“银发顾问”近1000人次,完成39家养老机构星级评审;新郑市辛店镇史庄村党支部建成600平方米日间照料中心,推出75岁以上老人2元爱心午餐等“十助”服务,月均补贴老人1.7万元;郑州航空港郑港办事处社会事业办聚焦困难老人精准帮扶,推进社区养老设施建设。
个人事迹同样亮眼——任东勇运营61个街道级养老服务场所,提供826张床位,筑牢“家门口养老体系”;周秋深耕老龄事业20载,建立个性化照护体系,培训护理人员3000余人次;高云雷争取3.5亿元专项债,建成养老设施203个,新增床位956张;张启慧为巩义65岁以上老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推动93%的医疗机构成老年友善型,整合医养结合床位1380张;马邦博打造连锁康养机构,构建“医养结合+嵌入式养老”体系;陈玉平组织“爱心助老队”,每日探望孤寡、空巢老人,带动全村敬老;李建通坚守敬老院一线,推进个性化照护与智慧养老;魏霞每月走访120名高龄、独居老人,聚焦助医助急助办办实事;王新房牵头制定郑州“一老一小”解决方案,推动建设1331家养老服务设施、645个老年助餐场所,新增6.6万张养老托老床位。
记者 陶然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