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温情暖“夕阳”,郑州6集体9个人跻身全国敬老爱老榜单

2025-10-31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0月29日,2025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结果正式公布,全国共有1993名个人荣获“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72个集体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河南省115名个人、72个集体光荣上榜。

其中,郑州市有6个集体、9名先进个人入选,这些集体与个人,来自社区服务、民政、卫健、公安等多个领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敬老爱老助老的初心使命,为绿城郑州增添了浓厚的温情底色。

集体名单及事迹——
荥阳市繁荣西路消防救援站:构建“安全守护、志愿服务、精神关怀”三位一体敬老爱老助老体系,开展“银龄防火墙”排查隐患1700余处、服务老人216户,“蓝焰暖夕阳”志愿服务56次惠及300余位老人,“时光博物馆”传承敬老美德,还举办26期“祖孙消防课堂”,以特色举措彰显敬老温情。
郑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编制我省首部《河南省建筑适老化建设标准》,填补行业空白;在20余个项目中全面应用该标准,积极推广适老化建设,打造出示范性标杆项目。
郑州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保障中心:完成部分军休院落适老化改造、升级3处军休活动中心;与医院共建健康小屋等设施,为80名军休干部装智能养老设备,每年组织体检、办茶话会等活动超30场,组建兴趣小组,落实包户联系制度关怀重点军休干部。
郑州市养老事业发展中心(郑州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2024年,常态化开展养老政策学习49次,承办“银发顾问”“银发顾问骨干”培训近1000人次,完成39家养老机构星级评审,2024年福利彩票销售17.0346亿元,筹集公益金1.36亿元,同时做好446名残疾职工帮扶等涉老服务,推动养老事业发展。
新郑市辛店镇史庄村党支部:新郑市辛店镇史庄村(户籍1221人,60岁以上老人271人、占比22.2%),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成600平方米多功能日间照料中心、整合慈善超市形成综合服务平台,创新助餐(75岁以上2元爱心午餐)等“十助”服务模式,通过集体经济+乡贤助力(月均1.7万元老人补贴)、“以老助老”+志愿服务队筑牢长效保障,将孝亲敬老纳入村规民约并开展文明评选,走出特色农村养老新路子。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港办事处社会事业办:开展困难老人精准帮扶,推进社区养老设施建设,计划建成日间照料中心覆盖周边高龄、独居老人的日常需求。
个人名单及事迹——
任东勇(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深耕社区养老服务一线多年,以“社工+养老”模式搭建覆盖郑州多地的“家门口养老体系”,运营61个街道级养老服务场所、提供826张床位,通过日间照料、适老化改造、助餐等服务,为数万老人提供保障,同时聚焦困难群体推进慈善帮扶。

周秋(女,郑州市社会福利院):深耕老龄事业二十载,牵头建立老人个性化照护体系,推进适老化改造与文娱服务优化,构建一体化养老服务机制,培训护理人员3000余人次,推动养老服务向社区延伸,斩获多项行业荣誉。

高云雷(新密市民政局):争取3.5亿元专项债资金建设占地75亩、床位500张的市级综合型养老服务中心,获900多万元国家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资金支持建成标准化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并新增456张床位;建成3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67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133个农村日间照料中心,以“三星支部”创建为切入在3个不同类型村庄试点建成特色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推动5家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转型。

张启慧(女,巩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家庭医生签约、健康体检等举措为巩义65岁以上老人建电子健康档案并分类管理,推动93%医疗机构成老年友善型、2个社区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新推广“全链式”医养结合模式,整合资源使医养结合床位达1380张,筑牢老年健康养老保障。
马邦博(女,郑州市养老服务业协会):打造涵盖多家养老服务中心、医院及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连锁机构,构建“医养结合+嵌入式养老+人才培养”三维体系与“医康养护教”融合模式,推动康养服务下沉社区、提供上门服务,惠及郑州数万家庭,集团斩获多项省级荣誉并获央视专题报道,为行业规范制定与高质量发展赋能。
陈玉平(女,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官庙镇王庄村):作为村里的“敬老带头人”,主动承担起村内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关爱帮扶工作,坚持每日上门探望、代购生活用品,组织村民成立“爱心助老队”,定期为老人打扫卫生、理发洗衣,用邻里温情填补空巢老人的情感空缺,带动全村形成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
李建通(巩义市小关镇敬老院):坚守养老服务一线,秉持“以人为本”理念,牵头提升团队专业素养、推进个性化照护与周食谱管理,完善棋牌室等文娱设施并策划传统节日活动,引入智慧养老系统筑牢安全防线,以院为家悉心照料特困及失能老人、妥善处理善后事宜,为老人们打造了温馨安全的养老环境,用长期坚守践行助老使命。
魏霞(女,郑州市公安局二七分局):深耕社区警务助老服务,全面排查辖区老年群体,为120名80岁以上及独居老人开展每月至少10户的动态走访,聚焦助医、助急、助办等需求办实事,以精准化、常态化的助老举措守护老年群体安全与便利,凭借突出的助老实效与群众认可斩获相关荣誉。

王新房(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制定郑州“一老一小”专项解决方案,谋划储备37个养老重大项目及88个政策性资金项目(总投资约168.22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及专项债资金13.79亿元,支持53个养老项目建设;建成1331家养老服务设施、645个老年助餐场所,新增6.6万张养老托老床位,推动郑州纳入国家首批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

这些集体与个人长期深耕敬老助老领域,在社区养老服务、福利院保障、行业协会统筹、基层村居关爱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此次获评是对郑州敬老爱老工作成效的集中肯定。郑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此次获评集体和个人为榜样,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敬老爱老助老风尚在全市深入普及,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记者 陶然

分享到: 编辑:刘潇潇 统筹:陈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