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善暖管城。近日,管城回族区慈善总会与全区141个村社集中签订社区慈善基金协议,实现社区慈善基金全覆盖,标志着全区慈善资源与社区治理进入深度融合阶段,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管城回族区慈善总会持续推进“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与社区慈善基金双轨并行,逐步构建起“线上筹款+线下落地”的慈善服务机制,涌现出一批先进社区与优秀项目。在签约仪式现场,四名社区代表分别从为老服务、楼院治理、社群联动、女性赋能等维度,分享了慈善资源融入社区治理的典型经验:北下街街道北顺城社区聚焦养老难题,开设关爱老人“社区食堂”,缓解老年人就餐难题;城东路街道郑汴路社区围绕楼院治理,推动“同心共建美好家园”,实现无主管楼院微更新;陇海马路街道新郑路社区探索“社区合伙人”机制,激活居民参与共治新动能;城东路街道裕鸿楼宇社区关注女性成长,建设“女也可以”关爱女性驿站,打造女性成长支持平台。
区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对新签约的社区慈善基金提出三点“新期待”——以“基金”为支点,撬动更多社会资源,让慈善成为基层治理的“黏合剂”;以“项目”为载体,精准回应民生需求,让专业服务成为慈善发展的“加速器”;以“治理”为目标,探索“慈善+社区经济”“慈善+志愿服务”等融合模式,让创新成为慈善破圈的“金钥匙”。

最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充分肯定了“幸福家园”工程与社区慈善基金协同发力、融合共进的创新实践,并对新一届社区干部提出三点要求:要深化认识、主动担当,将慈善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完善机制、规范运行,确保善款在阳光下使用;要广泛动员、凝聚合力,营造“人人可慈善、处处有爱心”的社区氛围。
随着社区慈善基金的全域覆盖与优秀项目的持续落地,管城回族区慈善总会正积极探索“慈善+治理”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从解决民生痛点到激发社区活力,从整合社会资源到创新服务机制,基层慈善实践正逐步成为社区治理体系中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记者 陶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