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得畅、走得安、变得美、富得快” 河南“四好农村路”建设迎来历史性飞跃

2025-10-14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十四五”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时期,“四好农村路”建设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河南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1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省委省政府连续五年把“四好农村路”建设列为省重点民生实事。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安全畅通惠民工程、多元融合发展工程。目前,农村地区“行路难”问题已得到历史性解决,人民群众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需求实现了“行得畅、走得安、变得美、富得快”的历史性飞跃。内通外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四通八达、遍布城乡,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黄金通道”,托稳了群众的致富梦想。

坚持建设提质“优路网”,服务社会“行得畅”。积极推进骨干路网提档升级、基础路网延伸完善,“十四五”时期新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总里程达到24.4万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实现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全省17.9万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上硬化路,新县田铺大湾、林州石板岩、淅川邹庄移民村等村镇通过农村公路建设,不仅解决了群众通路通车的“硬需求”,也更好满足了群众便捷出行的“新期盼”。

坚持安全提标“强基础”,守护群众“走得安”。完成了24万公里的农村公路自然灾害承灾体普查,投入超100亿元,启动全省老旧桥梁健康监测及改造专项治理行动,在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重点路段完善护栏等安防设施1.7万余公里,改造危旧桥梁4081座,治理农村地区平交路口安全隐患超1.3万个,更多的“平安路、放心桥”得到有力打造。内乡、桐柏等县(市)入选了全国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精品工程。

坚持治理提效“焕新颜”,引领乡村“变得美”。进一步完善“路长制”运行长效机制,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率达到100%,精准实施养护改造。持续加强路域环境治理,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整修农村公路边沟超1.5万公里。越来越多的乡镇通过微改造、巧植入、精提升,不断美化路域环境,展现了“一眼净、两侧美、道路畅”的美景。

坚持融合提速“促发展”,助力群众“富得快”。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模式。比如,信阳茶源绿道、鹤壁风车天路、栾川北部公路成为网红打卡路,“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旅游路修到了千山万水。还比如,济源南山产业路串连29个村,带动蔬菜种子产业集群发展,1.5万户群众直接受益,“公路通,百业兴”的产业路修通了千园万企。再比如,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向进村入户倾斜,畅通农货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城货下乡“最后一公里”,“集体增效益、农民增收入”的“两增”致富路修进了千村万户。如今的农村公路不仅已成为群众便捷出行的“宽敞大道”,更成为农业兴旺、农村美丽、农民致富的“康庄大道”。

下一步,我省将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全省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记者 张倩


分享到: 编辑:刘潇潇 统筹:陈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