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数智强省的重要内容。9月26日下午,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系列主题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王高潮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河南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河南作为重要的制造业大省,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是众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支撑点和结合点。近年来,我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指数8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点,位于全国第11位、中部第2位。
“一企一策”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 从移动、联通、电信、豫信电科及其生态伙伴遴选3700多名具有实战经验的技术专家,一对一深入企业免费开展诊断服务,准确掌握企业数字化底数,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建设智能应用场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累计完成2.1万家企业诊断服务,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到87.2%,建设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1685个,争创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6个。
“一链一策”推动产业链数字化赋能。聚焦重点产业链,编制数字化转型“一图四清单”,即场景图谱,以及数据要素、知识模型、工具软件和人才技能等4个要素清单,为企业智改数转提供精准指导。分类选树数字领航企业36家、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269家,从实施数字化转型效果看,标杆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49.5%、运营成本平均降低17.8%、单位产值能耗平均降低21.5%,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
“一区一策”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推动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建设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提升“双碳”监测、能源管控、安全应急等数字化服务能力,推广资源共享、协同制造、场景共建等数字化解决方案,加快园区内企业整体转型。累计建设数字化转型示范区33个,园区内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58.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7.5%,高于全国企业平均水平4.1、5.3个百分点。
强化数字化转型要素支撑。依托产业链“链主”企业、关键节点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49个,接入设备产品2227万台(套),部署工业APP数量5500个,为19万家企业提供工艺及能耗管理、流程控制优化、智能生产管控等服务,形成了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的协同转型格局。抢抓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机遇,开发豫鼎安澜、华鼎雪豹等15个工业大模型,推动1000多家企业本地化部署大模型应用,为企业智改数转提供支撑。
记者 袁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