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法明年施行,将带来哪些改变?专家解读

2025-09-15 来源:央视新闻 分享到:

国家公园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有何重要意义?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专家表示,国家公园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国家公园的专门立法,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公园研究院副院长徐卫华表示,国家公园法明确,要编制国家公园总体空间布局。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的空间分布,特别是围绕生态系统最重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自然遗产最精华、自然景观最独特等特征明确布局。

徐卫华介绍,国家公园设立后,可以作为一个特殊单元来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相关管控要求,科学管制空间。

徐卫华表示,根据生物多样性的富集程度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等,明确国家公园边界划在哪个地方、划多大。根据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等,明确管控分区,哪个地方划在核心保护区、严格禁止进入,哪些区域作为一般控制区。

按照特性和规律 系统保护修复生境

在保护方面,国家公园法强调,根据保护对象的差异化特征,包括生态系统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和遗传资源、自然遗迹、自然景观等,制定相关保护方案。

徐卫华告诉记者,比如说,对于老虎等这样的野生动物,肯定需要严格保护,尽量和人少接触。一些自然景观漂亮的地区,对人的活动也不敏感,可以让人有更多空间去接触自然、享受自然。

在修复方面,国家公园法强调以自然恢复为主。

专家介绍,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较强,只要消除人类活动干扰,把相关区域封闭起来,自然生态系统就会慢慢演替恢复到较好状态。

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区域,比如一些新建人工丛林,可能难以被野生动植物利用,需要人工恢复。

通过建立机制 促进民生改善

国家公园法明确了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国家公园内的原有居民,可以通过纵向、横向等多元化生态补偿,获得相关补助和收益。同时,创造更多机会,让国家公园内的原有居民通过参与国家公园的建设获得收益。

徐卫华说,国家公园法明确,优先让当地居民担任生态管护员,当地老百姓还可以参与生态旅游服务、售卖农特产品等,真正促进民生改善。

分享到: 编辑:康迪 统筹:陈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