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郑州晚报民生周刊 | 206路公交 一路烟火繁华

2025-08-21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霓虹作伴 晚风同行

郑州公交206路 一路繁华与烟火

206路途经阜民里 206路途经梧桐里

本报讯(记者 张倩 实习生 于记兆 文/图)华灯初上,郑州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褪去白日的喧嚣,换上绚丽的“晚装”。郑东新区CBD“大玉米”的金色光芒倒映在如意湖畔;8月刚亮相的梧桐里商圈人气爆棚;阜民里夜市吸引着众多年轻游客打卡留念;德化街的霓虹已次第点亮……此时,一辆辆郑州公交206路儿童友好专线正穿梭于城市地标之间。

郑州公交206路这条11.8公里的特色线路从国际会展中心始发,终点郑州火车站南港湾,首班车迎着晨光6点启程,末班车则载着夜色21点收车。白天的车厢满载童趣,绘满卡通图案的“儿童友好专列”欢快行驶;当夜幕降临,它又化身城市纽带,从CBD商务区的璀璨楼宇间驶过,转入老城区充满烟火气的街巷。车轮滚动的光影里,现代繁华与市井温情交相辉映,将整座城市的热闹与故事温柔串联。

家住未来路的周女士与家人带着女儿在黄河东路众意西路(郑州之林)站登上206路。小姑娘瞬间就被车厢内粘贴的儿童友好安全提示宣传画所吸引。周女士轻拍着女儿的肩膀笑着说:“现在天热,我就爱傍晚带孩子出来玩。开车出来最头疼的就是找停车位,乘坐206路可方便了。”此刻的郑州之林城市公园,夕阳的余晖中,公园里依旧热闹非凡,遛弯儿的老人、嬉戏的孩童、慢跑的年轻人,热闹劲儿丝毫未减。

刚逛完梧桐里商圈的年轻情侣,在凤凰路东明路站上车后呢喃细语着手机里的打卡路线——他们计划乘206路到商城遗址城墙打卡,再去德化街吃杏仁茶,最后转场二七广场周边探店。当他们兴致勃勃地规划着行程时,206路公交车已缓缓驶入一片更热闹的街区。

“哇!阜民里今天有演唱会啊!”随着一声雀跃的惊呼,车厢里的乘客纷纷侧目。往常阜民里的夜景是青灰色砖瓦的老建筑群间五彩霓虹招牌与设计感十足的网红店铺相映成趣;人们举着手机,在斑驳的复古砖墙前寻找最佳拍摄角度;烧烤摊的白烟袅袅升起,混着孜然香气在街角缓缓飘散。可一到周末,这里便换了模样——街头艺人抱着吉他弹唱流行旋律,小广场上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孩童在乐声中嬉闹穿梭,整条街仿佛被注入了双倍活力。

夜色渐深,206路公交车依然穿行在郑州的大街小巷,如同一条流动的纽带,将现代地标与市井烟火完美串联。在这座城市的公交版图上,从常规线路到夜间公交,编织成一张四通八达的出行网络,让市民可以轻松畅游夜市、打卡景点,体验城市夜生活。便捷的公交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激活了整座城市的夜间经济,让郑州的夜晚焕发全新活力。



机构管理引发质疑 专业程度难以保证

户外“独立营”孩子的安全如何守护?

日前,一名8岁男童在大理参加“独立营”时走失,被发现时已无生命体征。暑假期间,五花八门的“独立营”层出不穷。从山野徒步到生存挑战,从科技研学到文化探访,这些主打“放手成长”的营地项目,正成为家长眼中锻炼孩子自主能力的新选择。然而,一些“独立营”背后存在机构鱼龙混杂、安全缺乏保障等问题。

担忧 不许带电话手表? 家长怕无法联系

看到“独立营”发生孩子遇难的事故,家长蔡女士感到心有余悸。当初在朋友的鼓动下,她也曾有过给孩子报名“独立营”的想法,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现在回想起来,如果碰上一个不靠谱的机构,那可太危险了。”

培养孩子坚强独立的品质、给孩子更多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从活动中学习更多知识和技巧……在咨询组织“独立营”或“单飞营”的机构时,蔡女士听到过不少类似说法。经过对比,她看中了一家目的地为大理的“独立营”,活动总共6天5晚,内容以户外探险为主,孩子6岁已经达到了报名门槛。

“本来沟通都挺顺利,但快到出发的日子,机构才告诉我们全程不让带任何电子产品,怎么商量都不行。”蔡女士表示,不让带孩子平时娱乐用的平板电脑也就罢了,但连电话手表都不让带,实在有些说不过去。老师解释说,这是机构的规定,至于安全方面,每天会有老师给家长拍孩子的照片和视频。

这样的苛刻要求,让蔡女士难以接受,因此最终放弃了出行,事后她又咨询了其他几家做“独立营”的机构,大多也不允许孩子带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在蔡女士看来,一些机构美其名曰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或许是为了掩盖活动与宣传不符的事实。“家长连孩子的定位都掌握不了,万一出现意外情况,该如何保证孩子的安全呢?”

此前,徐先生也曾给9岁的孩子报名参加户外探险的“独立营”。“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机构发布招募帖,看行程安排还挺丰富,又是进山又是玩水,就想着让孩子去体验一把。”

活动期间,徐先生白天只能在家长群里等带队老师发来的照片,“电话手表、手机之类的都会统一收走,晚上才允许给家长打电话。”后来,徐先生得知,行程中有一晚安排在户外露营,“孩子说那天下了雨,帐篷还漏水,被子也湿了,基本上一宿没睡。”更让他担心的是,二三十个孩子的“独立营”,只有三名年轻老师带队,“当时还有去海边的‘独立营’,带队老师也很少,不敢想怎么盯得过来。”

质疑

两三岁就能“单飞”? 从业者未必专业

记者搜索发现,网上关于“独立营”或“单飞营”的广告层出不穷。一家机构的客服给记者发来了前往西双版纳的“独立营”产品介绍,上面显示这条线路适合8岁到15岁的孩子参加。但当记者表示,孩子今年7岁时,对方表示,“介绍上不一定准确,7岁也能报。”

仔细了解各家产品后,记者发现不少机构在人群限制上呈现低龄化趋势。其中,有一家机构组织的“小龄城市森林课”,允许2.5岁的孩子“单飞”,而另一节“在野生活课”,则允许3岁以上的孩子“全天单飞”。

五花八门的“独立营”究竟是谁在办?记者从客服发来的报名协议书信息了解到,举办“独立营”的机构性质各异,有的是旅行社,有的是体育文化有限公司,还有的是游艇俱乐部。

“我们的暑假活动还有最后一期,您要报名得抓紧时间。”这家游艇俱乐部举办的是帆船培训类的“独立营”,12名孩子在一处海岛边上生活7天,由教练带着孩子在海上练习帆船。

在公开水域上做帆船培训,安全如何保障?客服表示,既然机构开了这个班,那教练就肯定能保护孩子的安全。“我们会给孩子穿好救生衣,一开始也会教翻覆回正的技巧,就是翻船了之后将船身回正再上船。”

记者进一步询问得知,帆船课上总共只有一名主教练和一名助理教练进行教学,而“独立营”招募的孩子最低年龄只有7岁。在情况瞬息万变的海面上,两名成人能否照看好12个孩子,不免让人心生疑问。

在记者咨询时,多家机构都表示,带孩子参加活动的均为机构自己的专业老师,持有救生员证、户外指导员证等多项证书。但现实恐怕未必如此,记者看到多个招聘平台近期发布过“研学助教”“夏令营助教”等职位的信息,其中有不少机构招聘的都是兼职岗位,薪酬最低的一天只有150元。在职位要求上,部分岗位显示“经验不限”,还有的也仅注明“有儿童类活动或运动类课程执行经验者优先”,并未严格要求具备相关专业资质。

提醒

零基础别盲目报 避免“货不对板”

“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直接参加户外‘独立营’,尤其是一些高难度项目。”作为研学导师,李远江在2014年接触徒步研学后,既参与过百公里长程徒步,也经常带孩子到周边进行短程徒步。

“零基础的孩子需要先经历适应期,最好从城市周边通信、救援完备的景区起步,逐渐掌握山地行走技巧和装备使用方法。安全意识培养起来以后,再考虑挑战更长距离或更高难度的路线。”李远江提醒,家长不能仅凭年龄判断孩子是否能参加“独立营”活动,而是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户外基础,避免盲目挑战。

事实上,在户外参加“独立营”可能存在诸多潜在风险。“比如,孩子缺乏经验易摔伤崴伤,若没有专业人员及时规范处置,可能加重伤情;下雨天会导致路面湿滑,对装备要求也更高,普通跑鞋在湿滑山地易打滑;在山区还可能遇到野生猕猴等动物攻击。”李远江说,如果照搬他人分享的路线,事先并未进行实地考察,不确定性会大大增加,“有的地方会出现没信号的情况,需要提前准备卫星电话等,确保在极端条件下也能保持联络。”

谈及“独立营”的人员保障,李远江谈到,规范的团队需同时配备研学内容导师与户外运动教练,且教练需根据队伍规模,在首、中、尾等关键位置确保人员安全。

“部分机构为降低成本,减少持证教练数量,用志愿者或专业学生替代,原本需3名持证教练的团队,可能仅配备1名持证教练,还有机构在宣传时展示资质完备的人员,实际带队时却私自更换。”他提到,家长在选择“独立营”或“单飞营”时,容易忽视对机构人员资质的核实,“建议家长在报名前要求机构提供带队人员的资质信息,核对人员与证书是否一致,避免货不对板”。

北京晚报记者 宗媛媛 莫凡 文

宋溪 插图



宝妈辅导孩子作业气到脑出血 家长如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近日,郑州一名36岁宝妈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因为孩子两小时写不出一篇作文、数学题也写不对,情绪太过激动,气到脑出血。这个事情一度冲上热搜,引发各位职场爸妈的共鸣:捶烂书桌、撕碎课本、扔书包、崩溃大哭……在寻访的10多名家长中,有法学硕士、医务工作者,也不乏985等高学历家长,但提起在家辅导孩子作业,都直言这些看似荒诞的场景几乎每天真实地在家里上演。

那么,如何为自己的情绪找到出口,让家庭环境变得“母慈子孝”?近日,记者采访了心理专家、医生及老师,听听他们怎么说。本报记者 鲁燕

事件 36岁宝妈辅导孩子作业气到脑出血

“两小时写不出一篇作文,数学题也写不对,很难不生气”。近日,郑州的36岁宝妈辅导孩子写作业,突然头疼,左半边肢体活动也受限,到医院检查确诊为脑出血。目前,患者正在康复治疗中。

据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EICU主治医师冯爱星介绍,该宝妈因辅导作业情绪激动导致脑出血5到10毫升,对她以后的肢体运动、生活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冯爱星说,工作中,他经常会接诊因情绪激动引发的突发疾病患者,其中不乏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导致的情绪激动引发疾病。

“头晕、头痛,乃至脑出血,像这些患者情绪激动血压突然飙升到危险值,说明他们本身就有潜在的危险因素。”冯爱星说,一般正常人生气,那是有生理变化的,血压会升高,但不是立马就脑出血,对于本身有高血压、脑血管有问题的人来说,在情绪激动时,血压明显升高,血管波动得特别强烈,它薄弱的地方破了,就会引发脑出血。

与郑州这位宝妈有相同感受的人不在少数,记者在“百度一下”输入“辅导孩子作业爸妈气出病”词条时,出现数十页相关报道。其中,今年7月23日,河北一男子辅导8岁儿子写暑假作业,被气进急诊室。检查结果为高血压急性发作合并心律不齐,诱因是辅导孩子写作业。

杭州一位教师下班回家,辅导孩子作业,情绪上来,突然感觉头痛欲裂,还直犯恶心,在卫生间干呕了一阵。休息了一晚情况仍未好转,做了头部CT,结果显示为蛛血。幸好她的颅内出血量不算多,只需接受保守治疗……

共鸣 辅导作业让家长抓狂,黄渤《学爸》视频10万人转发

网友“晴天追剧1社”去年发布了一段视频,来自黄渤主演的电影《学爸》片段,目前转发量已10万+,跟评近6000人,点赞量达5.5万人。

视频中,黄渤演绎的几个片段包括辅导孩子作文、英语、数学作业,最为经典的是“黄渤”在辅导孩子作文的一段经历:

“一篇小学生作文,从天亮到天黑,他就盯着那个写字台上的本子,我就听着他那个圆珠笔,咔嚓、咔嚓、咔嚓,我那个心就跟着咔嚓、咔嚓、咔嚓,我跟你说我实在是忍不住了,从后面就跟了上去,就在这个时候,他在本子上写下了‘我们一家三口’。说实话,看见那几个字我还有一点感动,我一想天也不早了,这孩子还饿着肚子呢,我就赶快跑到厨房,给他炒了个芹菜,又给他弄了个西红柿炖牛肉,上面还撒了点香菜,这孩子从小就不喜欢吃香菜,我又一块一块给他择出来,米饭也熟了,我不忍心打扰他,就慢慢、慢慢靠过去,那作业本上写着:我们一家三口。那个口子还没给封上。一下午,三个半小时,你就说有没有这样的孩子,谁能受得了这样的孩子?”这情景,已经让“黄渤”抓狂到了极点。

视频演绎看起来搞笑,却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看着看着就哭了”。跟评中,很多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网友“是香香吖”:内容过于真实,我咆哮了两个小时,老公看不下去了,叫我去一边,他来!结果10分钟后,他冲出去拿扫帚。

网友“Mr. 7”:今天刚辅导完作业,孩子的数学我也是每次都崩溃。我一个工程师天天搞计算的,孩子数学不行;孩子妈妈一个编辑,天天写文章,孩子语文也不行。

@是承承呀:我给孩子辅导作业时,家里的狗都贴着墙走……

专家支招 辅导孩子写作业,保持冷静和耐心

辅导孩子写作业,如何做情绪的主人?高级心理咨询师、郑州市团市委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主任袁林方表示,首先,要孩子爸爸多陪伴,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是在子女眼里爸爸比较威严,二是心态相对平稳。其次,父母要做好情绪管理,现在工作、生活压力大,不要把这些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比如,在单位养成的职业习惯,回到家里,带着习惯去面对孩子,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很多情绪莫名不好,他会把这个坏情绪反作用到孩子身上,而父母是不自知的。

此外,语言艺术是帮助孩子成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比如感叹句、反问句和疑问句,在管理孩子和家庭生活中越少用越好。让人最舒服的就是陈述句,很多事情陈述事实就可以了,不要反问或感叹。

袁林方举例说,比如孩子好不容易睡了一个晚上,休息过来了,早上还没起来。你上去就是一句:“咋还不起床?”一下子把孩子情绪就破坏了。

那么,如果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情绪发作了,怎么办?

袁林方建议,家长情绪激动时,最好先离开几分钟,等回来基本就正常了,所以不要在这个场景里面升级你们的矛盾。

如果作业完不成,“需要家长逐步引导,问问孩子这个题会还是不会,不会的因素是什么?用不用指导,或者帮你找个人指导一下好不好?”袁林方说,此时,家长千万不要逼孩子。另外,可以拆分一下任务,就是降低对孩子的预期、减少孩子的畏难情绪。可先给个小目标,然后再加大一些,先做一个再做一个。孩子做累了不在状态了,就带孩子玩一会儿或者带他去楼下转一圈,回来或许状态就好了。“如果孩子的思路打不开,硬要完成作业就会觉得更难了。”

医生建议 家长辅导孩子情绪发作时,需马上转移注意力

对于情绪容易激动的家长,冯爱星也建议,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一旦发现自己情绪急躁,“需要马上转移注意力,立即放下,去干点别的事儿,来舒缓一下心情,或者让孩子先休息一下,换换脑子,也许有不一样的收效。”冯爱星拿自身举例说,他有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小学,“以前老大上小学那会儿,学习态度不太端正,说了也不听,也气得打他”,但是,后来,觉得这种方式不行,自己气得要命,长期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不好。对待二宝,他更多的是和孩子沟通,孩子马上上三年级了,他给孩子买了个小型学习机,每天给他布置作业,虽然有时候孩子也会不高兴,但都能按时完成,“孩子学习态度也还可以,事实证明,原来对老大的那个打骂方式是失败的”。

冯爱星说:“控制情绪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是在给孩子做榜样,毕竟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同样重要。比起一次作业的满分,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更能让孩子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老师锦囊 了解孩子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学习计划和方法

从事20多年语文教学、担任多年小学班主任的吴瑞老师表示,辅导孩子被气到住院的事在教学中也有所听闻,但说到底,还是家长自带的学习焦虑,对孩子的期待太高了,发现无法在短期内达到家长的期望值,就会急躁、发泄不满,甚至出现打骂等情况。其实,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成长路径,而且成年人的认知和孩子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应该多给孩子一点鼓励和耐心。

对于家长普遍关心的如何有效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问题,吴瑞说,首先,遇到作业差错较多或考试没考好的情况,家长不能一味指责孩子,应多倾听孩子的回答,了解孩子的实际学习掌握情况和需求,帮助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方法,必要时和任课老师沟通,从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其次,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环境,给孩子创造相对宽松的学习和生活氛围,通过阅读、讲故事等形式,给孩子营造出学习气氛,而不是各自抱着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玩自己的。偶尔也可以配合学习目标给予奖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总之,家长一定要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和榜样,而不是让孩子感觉是“监工”,让辅导作业成为亲子游戏、携手共进的美好回忆,而不是引发矛盾、危害健康的“导火索”。

家长妙招 对孩子不要吼,放下成年人的身段

其实,在跟帖中清醒、理智的家长不在少数,分别分享了自己的小妙招。

“@任性辣妈”说,其实,对孩子不要吼,你要放下成年人的身段,让他去学校学了回来教你,然后夸他,他就会有自信,他就觉得他很厉害。你越吼孩子心越乱,换位思考,你每天面对被老板这样吼,你还会有好心情工作吗?

“@咹啶=婞福”说,以前也因为给儿子辅导作业失控过,儿子被吼得什么都不会了,连睡觉都在哭。第二天早上起床吓得就做给我看,什么都会了。从那天以后就不再盯着他写作业,和儿子沟通不了的让他用手机查。后来慢慢放手,儿子还很自觉地完成了作业。之后考上县里最好的高中,现在上大二了。

“@漫步徜徉的快乐”说,教育就是要耐得住烦,不要把孩子当成“全能”的你,别强求。只要不是纪律问题、态度问题,仅是学习能力方面的问题,要理解小孩的成长特性,一点点去引导和突破。


分享到: 编辑:刘潇潇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