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郑州奇遇记 | 农家小丫变身央视记录片主角,讲述散打“大满贯”故事!

2025-08-08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将汗水洒满训练场、借月光练习摔法,她用奋斗对抗沉寂,用不服输改写命运!近日,央视纪录片《武者归来·坚守》中,农村小丫李玥瑶在塔沟武校淬火成钢,成为散打史上罕见“大满贯”选手的经历,吸引了众多学弟学妹的目光。

农村小丫书写青春童话!

“我从小比较调皮,性格像男孩子,对武术有一种向往!”2008年秋天,13岁的李玥瑶怀揣功夫梦想,离开老家商丘宁陵张破车村,走进了著名的武术学校——河南塔沟武校。在武校之中,小玥瑶和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也用汗水书写了独属于自己的青春童话。

小玥瑶最初练习的传统武术套路,她每日5点起床踢靶,深夜仍对镜修正拳姿,无论是踢、打、摔,一招一式都学得认真且兴趣很高。教练很快发现这个习武的好苗子,她被选拔入校散打队进行重点训练,并在校散打比赛中表现出色,频频取得好成绩。

2009年,河南省散打队向李玥瑶伸出了橄榄枝,她如鱼得水投入到更加刻苦的训练之中。2011年,为了备战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她进入了日夜训练的突击模式,训练结束时地板上流下的汗水像是泼了一层水一样!

在接连的挑战中脱颖而出,李玥瑶的武术生涯逐渐步入辉煌!2010年,刚满16岁的她获得全国武术散打馆校赛女子56公斤冠军。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她又获得女子56公斤预赛冠军决赛冠军,同年再夺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56公斤级冠军。

成为散打“大满贯”选手!

梅花香自苦寒来,奋斗的脚步从未停下。2013年,19岁的李玥瑶披上了国家队战袍。2014年“中土散打对抗赛”中,她获得武术散打52公斤级冠军。2015年和2016年,她又蝉联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女子武术散打52公斤级冠军。

2017年第五届亚洲室内与武道运动会上,李玥瑶为中国自由搏击队摘下第一块金牌。在比赛中,她创造性地开发出“散打搏击化”战术,把摔法转化为膝撞内围技术,用侧踹代替扫踢控制距离,以散打特有的“快进快出”步法结合搏击重击碾压对手,被《武术研究》期刊评为“中国传统武术现代化转型的成功案例”。

2019年上海武术世锦赛,她的“压迫式拼打”战术令欧美选手难以适应,又将52公斤级世界冠军收入囊中。至此,她集齐了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全运会、亚洲锦标赛金牌,成为散打史上罕见的“大满贯”选手。

从“国内称霸”到“亚洲封神”,李玥瑶“全球征伐”的道路仍在继续!宁陵县张破车村的乡亲可能不会想到,这个13岁离家的瘦小身影,日后会扛回十余枚国际金牌,但教练吴继健的话语则印证着奇迹的必然出现:“她总在训练场熄灯后,借月光加练摔法。”

将冠军密码传递给新一代!

2011年,李玥瑶来到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攻读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系统学习运动解剖学、训练方法论;2023年卫冕亚运金牌时,她已是河南大学与韩国庆一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武术国际化传播”。

“散打的‘接腿摔’蕴含杠杆原理,步法移动暗合博弈论最优策略。”如今,作为河南女子散打队教练员,她更是将散打当做自己的事业,不断思考散打项目的前景与未来,认为项目只有回归民族特色,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而项目有未来,个人事业才有未来。

如果单纯为了比赛,李玥瑶没有必要坚持这么多年。随着对项目的理解逐渐加深,她也在刘海科的指导下,不断地将传统武术技法融入到散打之中。“许多年轻队员更注重输赢,我在乎的是散打的技术特色和发展前景!”她表示,只有在散打项目中体现传统武术的特色,才能使项目走得更远。

嵩山炎夏,蝉鸣与踢靶声交织成曲,她带着00后队员训练的身影成为新风景。“教会她们用脑子打拳”,她指着战术板讲解:“散打的攻防转化和战术,都是从传统武术演化而来……”

夕阳把她的影子拉长,那个10多年前在土坯房前挥拳的少女,正将武术搏击的冠军密码传递给新一代的少年。

记者 汪永森 袁建龙 文/图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