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在反诈|“反诈新模式”来了!防骗知识融入市井烟火

2025-08-01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遛弯能学反诈,养花能看提醒,连开门回家都有‘防坑指南’!现在咱这儿的反诈宣传,真是讲到了心坎里!”近日,郑州市绿东村街道居民李先生的感慨,道出了辖区群众对反诈宣传的新感受。

为筑牢群众“钱袋子”安全防线,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绿东村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理念,以“场景化融入、精准化触达、立体化传播”为抓手,通过打造反诈主题游园、设置全域提示、推送暖心书信、线上精准发声等创新举措,让反诈知识走进市井烟火,成为群众身边“看得见、记得住、用得上”的安全保障。

主题游园“沉浸式”教学,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

“‘刷单返利是陷阱,蝇头小利别轻信’,这牌子上的话通俗好记,带孙子玩的时候顺道就教会了。”在绿东村反诈主题游园内,居民王阿姨指着花丛中的提示牌说。

这个由派出所联合社区精心打造的主题游园,将反诈宣传与休闲场景巧妙融合,成为辖区一道独特的“安全风景线”。漫步游园,步道旁的宣传栏以漫画形式拆解“冒充公检法”“虚假购物退款”等6类高发骗局,就连草坪里的花草提示牌都“暗藏玄机”——正面写着“爱护花草”,背面印着“陌生链接别点,中奖信息别信”的反诈小贴士。

绿东村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处游园开放一个月来,辖区此类诈骗报案量环比下降18%,不少居民还主动带着家人来“打卡学习”。

全域提示“零距离”覆盖,防骗意识扎根家门口

“单元楼新贴的海报太及时了!上周就有邻居差点被‘冒充客服退款’的骗子忽悠。”在绿东村某小区,居民张女士指着楼道里的反诈海报发自内心的讲述。

为让宣传精准触达不同群体,派出所将防骗提醒延伸至群众日常活动的“关键场景”:在各小区单元楼入口张贴最新案例海报,用“作案手法+防范要点”的图文形式,拆解“虚假投资”“冒充领导借钱”等新型骗局;在沿街商铺收银台、玻璃门等处放置“警惕扫码诈骗”“收款先核身份”的提示贴,重点强化商户交易环节的防范意识。

派出所还逐户送达《致辖区居民、单位及商户的一封信》,信中没有生硬说教,而是用“最近咱们小区有人遇到这样的事……”的家常话,列举辖区高发诈骗类型,附上24小时反诈热线和“三步走”应对法——“遇疑问先停手、打电话找民警、不转账保安全”。截至目前,5000余封书信覆盖辖区所有家庭和商户,接到群众咨询92次,成功劝阻15起潜在诈骗。

线上线下“立体化”发声,反诈穿透最后一公里

“每天早上社区群里都能收到民警的‘防骗早报’,方言版广播更是把爷爷奶奶都教会了。”居民小李说。

为破解老年人、上班族等群体的宣传盲区,派出所构建起“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传播网:线上通过社区微信群精准推送短视频、案例解析,针对老年群体录制方言版反诈音频,在社区广播早晚时段循环播放;线下组织民警走进菜市场、广场开展“摆摊宣讲”,用“你问我答”的互动形式,手把手教群众识别诈骗话术。

“反诈宣传不能‘一阵风’,必须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绿东村派出所所长王俊伟表示,将继续创新形式,联合学校开展“反诈小课堂”、发动商户成立“防骗联盟”,让反诈知识真正融入群众生活,用“看得见的安全感”守护辖区万家灯火。

如今在绿东村派出所辖区,从公园到楼道,从纸上到云端,反诈宣传已成为市井烟火中最贴心的“安全底色”。

记者 汪永森 实习生 刘硕珅 文/图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陈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