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布硬核举措推动文旅消费再升级

2025-07-25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发放消费券、赠送“大礼包”,推动用人单位制定带薪休假计划,鼓励举办大型演唱会……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7条硬核举措,推动中原文旅消费再升级。

拿出真金白银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有人气才有一切,如何把更多的人吸引到文旅市场、解锁“老家河南”新玩法?《措施》表示,拿出真金白金。

《措施》提出,适时发放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券,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支持银联公司与有关商业银行推出文旅消费支付立减、赠券“大礼包”措施,在油气氢电服务消费场景持续推出“车友会”“自驾无忧”等促销活动,开发“全省一码通”年票产品等。深入开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消费季活动,支持各地统筹资金开展文化和旅游促销活动,鼓励旅游景区结合实际实行门票减免等优惠措施,引导星级旅游饭店、等级旅游民宿等推出优惠项目。

优化重点景区和文博场馆等预约、售票管理,畅通线上线下预约、购票渠道,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景区、文博场馆开放时间。推动用人单位合理制定带薪年休假计划,鼓励将带薪休假与传统节日、特色活动相结合。鼓励基层工会使用会费为会员购买我省旅游景区年票。

《措施》明确,按照《河南省促进入境旅游发展激励暂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给予资金激励。对组织游客以专列、包机形式来豫旅游的旅行社,分别按照3.5万元/列次、6.5万元/架次标准给予奖励。对赴境外参加国际性展会的我省文旅企业按政策补贴国际交通费。

打造拳头产品丰富多元供给

游玩过程中的体验感至关重要,《措施》提出,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扩大优质文旅供给。

根据《措施》,我省将大力培育旅游装备、演艺演出、交通旅游、文旅集聚市场、文创潮品、动漫游戏、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8个重点文旅产业链群。加快培育一批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产业链群,建设一批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的文旅企业,推出一批适销对路的文旅产品和服务品牌。

积极推动黄河古都群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力争“十五五”末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年度入境游客总数达到200万人次以上。支持郑州、洛阳市对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郑州、开封市对标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支持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等景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景区。

利用假期带孩子长长见识已成为一种现象,《措施》表示,要优化亲子游乐服务,推出一批高品质少儿题材舞台剧目,创新发展研学旅游。同时,提升老年人文旅服务品质,推广康养、慢游、家庭游、怀旧游、错峰游等旅游产品,推出更多适合老年人的优质戏曲、曲艺、书画、音乐、广场舞、短视频等文化产品。

《措施》要求,做强“豫博文创”“唐宫文创”“殷墟文创”等品牌。丰富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文旅业态,打造“博物馆奇妙游”等特色主题项目,做优“醉美·夜郑州”等品牌。打造餐饮品牌,加强老字号餐饮品牌饮食类非遗项目宣传、保护,研究制定豫菜制作标准。鼓励发展夜间餐饮、休闲餐饮、文旅主题餐饮,办好“豫鉴美食”餐饮系列活动。办好“三山同登”群众登山健身大会、“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行走是吾乡”自行车公开赛等品牌赛事,打造5个以上国内精品旅游赛事。

鼓励文化文物单位、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复合型文旅体验空间,推出一批“非遗进乡村、进景区、进民宿、进街区”主题空间、活动和产品。

打出组合拳护航文旅消费市场

文旅项目需要流量,如何让美景火出圈、并放心来打卡?《措施》打出了组合拳。

宣传推广很重要,《措施》要求,持续擦亮“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围绕四季文旅消费特点,开展“四季河南”产品主题推广,围绕我省重要文旅IP策划开展“河南大遗址走廊探源”“看见黄河”“中国功夫”等文旅品牌宣传,创意开展“微博旅游之夜”“河南文旅推荐官招募创作”“时尚河南”“跟着电影去旅行”等主题活动。创新开展境外宣传营销。

《措施》明确,优化营业性演出审批流程,鼓励各地举办万人以上大型演唱会等,适当放宽大型营业性演出可售(发)票数量限制。落实巡演项目首演地内容审核负责制,巡演地不再重复进行内容审核。

对我省首次被认定为“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的企业、首次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旅游演艺精品目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对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符合条件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可按规定参评省级夜经济集聚区,享受相应奖励政策。聚焦新文娱领域,支持培育服务业新供给企业(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不超过核定投资额的20%给予支持。推动旅行社、星级旅游饭店、等级旅游民宿发展。

进一步优化文旅消费环境,《措施》提出,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和“啄木鸟计划”,提升博物馆、景区等文旅场所讲解服务水平,有序扩大接待规模。充分发挥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效用,提升支付便利度,鼓励各地设立离境退税商店。鼓励增加文娱综合体、电子竞技、游戏游艺等室内文化娱乐产品、服务。

同时,加强文旅市场跨部门综合监管,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开展全省“不合理低价游”“导游乱象、强制消费”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强制购物、有偿代约、恶意抢票囤票、“黄牛”倒票等行为,落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轻微违法“首违不罚”制度。加大文旅市场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施力度。

记者 袁帅

分享到: 编辑:刘潇潇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