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国家媒体智库代表齐聚郑州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于7月23日至27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本次峰会由新华通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弘扬‘上海精神’,共建美好家园”。来自上海合作组织26个国家的150多家主流媒体、知名智库、政府机构以及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400多名代表参会。
本次峰会,与会嘉宾将围绕加强战略对接与深化政治互信、维护地区安全与应对全球挑战、扩大务实合作与实现共同繁荣、密切人文交流与推动文明互鉴、践行多边主义与捍卫公平正义等议题深入研讨。
与会嘉宾表示,在“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国家人民日益走亲走近、各领域合作丰富多彩。希望上合组织国家的媒体抓住机遇,以务实行动承担媒体责任,为增进上合组织国家相互了解、促进人文交流发挥重要作用。
新华社记者 房宽 周阳
梁婉珊 张志欢 梅元龙
智库论坛:
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构建更美好共同家园
本报讯(记者 刘地)7月24日上午,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分会场—智库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活动以“构建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共同家园”为主题,多位与会嘉宾进行了发言。
开幕式上,《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智库报告发布,报告围绕如何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进行了四方面的阐述。
关于媒体智库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报告提到,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上合组织一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人文交流涉及面广,方式多样,民众的参与度比较高,可以增加不同人群,特别是媒体间和青年间的交流,绵绵用力,润物无声,其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上合组织成员国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应该重视开展广泛的文明对话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合作,让社会团体和地方政府更多参与进来,持续办好上合组织民间友好论坛、媒体论坛、青年论坛、妇女论坛。重视高校、科研机构和智库之间的交流,在培养人才方面形成更加稳定的机制,打造更加相互亲近的地区国家人文共同体。
开幕式结束后,各平行论坛分别围绕“‘上海精神’与上合共同家园”“‘一带一路’建设与上合务实合作”“文明交流互鉴与民心相通”三大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走进宇通集团
“郑州智造”展现城市硬实力
嘉宾参观宇通客车新能源厂试车场
本报讯(记者 徐刚领/文 马健/图)7月24日下午,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嘉宾来到宇通集团,实地参观高环试验场、海外承装车间和品牌体验中心,深入了解这家郑州本土企业的创新发展历程。
宇通客车高环试验场内,“不把市场当试验场,要把试验场当市场”的标语格外醒目,多辆客车正在进行性能测试。在海外承装车间,一位巴基斯坦嘉宾惊喜地发现一批为该国定制的客车,立即拍照留念。工作人员介绍,宇通近期刚与巴基斯坦签订一批新订单。
宇通客车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大、中型客车企业。2024年宇通客车全球销量46918辆,同比增长28.48%。其中,出口14000辆,同比增长37.73%。全球占有率超过10%。目前已累计出口超11万辆,已成为国际主流客车供应商之一,产销规模全球领先。全球已累计销售新能源客车超19.6万台,减少碳排放287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4万公顷。
目前市场覆盖美洲、非洲、亚洲、欧洲等六大区域和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使茶座”:
以茶为媒 共探文明交融新路径
本报讯(记者 金鑫)茶韵润丝路,同心致未来。7月24日上午,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平行活动“大使茶座”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峰会的重要交流环节,活动吸引了众多驻华使节、企业代表、智库专家、媒体代表,以茶文化为纽带,共探文明交融新路径。
活动现场,茶艺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茶艺表演。从温杯洁具到冲泡出汤,每一个动作都如行云流水。茶香袅袅间,嘉宾们沉浸其中,感受着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千年茶韵之美。
在品茗交流环节,参会嘉宾围绕茶文化以及合作交流展开了热烈讨论。“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现在仍影响着全球。斯里兰卡有着锡兰红茶,我们有同样的文化传承。上海合作组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除了现有领域,希望以后在其他领域也加强合作。”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马金达·贾升和表示。
本次“大使茶座”活动旨在共创上合组织国家合作发展新机遇。活动主办方表示,此次活动以茶为媒、以心会友,期待能够进一步发掘合作潜能,为共筑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贡献积极力量。
走进河南博物院
郑州是一个古今辉映的好地方
嘉宾参观河南博物院
本报讯(记者 李居正/文 周甬/图)7月24日下午,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嘉宾来到河南博物院参访,一览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
河南博物院现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套),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是见证中华文明发展轨迹,展示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文化艺术宝库。从8000多年前裴李岗文化时期遗存的碳化稻谷,到功能各异的生产生活工具,早期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在河南这片土地上得到了留存与呈现。藏品中,“贾湖骨笛”引起大家的关注,这件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文物,能够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乐曲,令在场嘉宾震撼不已。
“河南博物院吸引了许多小孩子,我也想把这种经验带回去,让小朋友爱上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来自巴基斯坦新闻与广播部的赖斯·阿迪勒(Raisa Adil)分享参访感受,她不仅看到了几千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也领略了现代化郑州的风采,“郑州真的是一个古今辉映的好地方!”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交流合作会:
构建文化交流的跨时空共同体
本报讯(记者 岳炎霖)7月24日上午,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交流合作会在郑州大河村国家遗址公园举行。作为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的一环,本次会议以“文明互鉴:构建文化交流的跨时空共同体”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媒体智库代表,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展开深入交流。
吉尔吉斯斯坦和西北大学的学者代表分别立足本国背景与发现,讲述了不同视角下的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学者代表则通过分析该国的费尔干纳与康居国(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含今新疆北境)的关系,介绍了中国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间的历史渊源。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梁法伟结合丰富多样的河南实践样本,分享了河南在传承和弘扬大河文明方面所做的努力与成果。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作总结讲话。
与会嘉宾集体参观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实地感受这片承载仰韶文化的重要考古现场,为这场学术交流之旅画上生动的句号。
青年沙龙:
青春上合 “豫”见未来
本报讯(记者 梁宸瑜)7月24日上午,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青年沙龙在郑州大学主校区活力启幕。近百名嘉宾、教育工作者及中外青年学子齐聚一堂,围绕“青春上合·豫见未来——青年力量与文明互鉴”主题,展开深入对话,共绘交流合作新图景。
青年代表们亲身体验书法、拓印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并在郑州大学综合管理中心广场合影留念,在互动中感知多元文明的精彩。
在沙龙对话环节,媒体代表、郑州大学学生围绕三大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媒体智库如何助力青年讲好本国故事、跨文化视野下的教育与职业发展,以及数字时代的上合青年创新合作。
暖场环节,充满活力的歌曲与斯里兰卡风情舞蹈点燃现场气氛。活动尾声,全体参与者共同宣读凝聚共识的青年宣言——“青春上合,豫见未来;智媒聚力,文明互鉴”,为上合组织青年交流谱写新篇章。
此次活动搭建了上合青年思想碰撞、联结友谊的平台,以青春视角探索文明互鉴的实践路径,为区域合作注入蓬勃的“青年动力”。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