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日常饮食离不开餐饮具的使用,其中,陶瓷餐饮具凭借其工艺先进、款式多样、外观精美等优点,成为大多数家庭及饭店餐馆的首选。然而,不合格的陶瓷产品可能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安全隐患。为帮助消费者科学选购陶瓷餐饮具,昨日,省市场监管局特发布提示,选购陶瓷餐饮具时,要警惕贵金属,慎选深色鲜妍与釉上彩产品。
省市场监管局提醒,陶瓷餐饮具制作中使用的原料和釉料,可能含有铅、镉等重金属元素。高温烧制工艺虽能有效固化大部分重金属,但陶瓷餐饮具若与盐、酱油、醋、菜汤等长时间盛放接触,残留则可能通过釉面微孔溶出,污染食物。同时,一些不合格的陶瓷餐饮具,还可能存在铅、镉等重金属元素超标,长期使用,有害物质会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导致慢性中毒。
消费者在购买时,要警惕颜色过深或过于鲜艳的产品。从制作工艺上看,釉上彩产品重金属超标的风险更高,釉下彩产品则相对安全。建议消费者选择色彩较淡或釉下彩产品(用手触摸,花纹图案处光滑),谨慎选择釉上彩产品(用手触摸,花纹图案处不光滑、有起伏)。
同时,要细查外观,排除明显缺陷。根据《日用瓷器》(GB/T 3532-2022)规定,合格陶瓷餐饮具(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均不得存在炸釉、磕碰、裂穿、渗漏等缺陷,成套产品的釉色、花面色泽应基本一致,底沿应磨光且放置平稳。
消费者在购买时,可进行外观判断和触摸检查:看外观有无斑点、色脏、缺釉、裂纹、缺泥、擦伤等釉面缺陷。摸表面有无疙瘩、坯泡、泥渣、釉面擦伤,边沿是否平整。缺陷产品需谨慎购买。
消费者在购买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大型商场超市销售的陶瓷产品,注意是否有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明等,是否标明产品名称、材质、执行标准、生产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避免购买不合格的“三无”产品。
记者 李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