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届亚太银行发展创新大会上,郑州银行凭借零售信贷大数据智能风控实践创新,一举斩获“2025年零售银行奖”与“2025年场景金融创新奖”。双奖背后,是这家扎根中原的金融机构以创新为笔、担当为墨,在服务实体经济画卷上写下的生动篇章。
2025年一季度,郑州银行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资产总额突破7000亿元,存款总额达4301.12亿元,其中个人存款占比提升至56.6%,创历史新高。稳健增长的背后,是其将金融“活水”精准引入企业纾困、产业升级与科创发展的战略定力。
一、助企纾困的“郑银担当”:雪中送炭的金融温度
当部分市属国有企业面临资金困境,多家银行收缩信贷的关键时刻,郑州银行选择了“逆流而上”。通过“一企一策”精准纾困方案,综合运用多种方式,郑州银行2025年上半年为全市多家困难企业提供支持。其中,支持市级国企4户、区县级国企18户,为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注入强心剂;帮扶民营企业51户,全力保障民生项目建设和产业链稳定。
为打通金融惠企“最后一公里”,郑州银行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工作专班深入园区、社区、乡村,累计走访超2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投放金额达136亿元。
二、产业赋能的“郑银速度”:重大项目落地的金融引擎
走进中原科技城智能科技产业园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这一省级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离不开郑州银行的高效资金支持。为精准服务河南省“7+28+N”产业链建设,郑州银行创新组建团队和多个产业调研小组。通过总分联动、贷审协同,深入分析产业链群运行机制,从营销、审批到风控实现全流程优化。
短短两个月内,郑州银行以高密度战略签约释放深度融入区域发展的强烈信号:与济源市政府签署协议,支持绿色冶金产业发展;携手新郑市政府,赋能临空经济区建设;联动巩义市,推动铝精深加工产业链升级;2025年7月,郑州银行与安阳市达成重磅合作,未来3年提供不低于300亿元信用支持,重点投向国企改革、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建设。
从登封旅游景区特许经营到碳氮硼材料研发中心,从商都人才大厦到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三个一批”重点项目在金融“活水”灌溉下加速生长。
三、科创金融的“郑银方案”: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全周期陪伴
作为科创金融运营主体,郑州银行构建了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初创期:推出“科技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破解轻资产融资难题;成长期:创新“认股权贷”“专精特新贷”,匹配高速扩张需求;成熟期:提供“上市贷”等综合服务,助力登陆资本市场。
增设4家科技特色支行,加大对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和团队的金融供给,打造“懂技术、懂产业、懂金融”的复合型专业团队。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将更多金融“活水”引向创新高地,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为让科创能力“看得见、摸得着”,郑州银行联合专业机构建立科创能力评价模型。通过量化企业的研发投入、专利质量、团队稳定性等指标,为授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数字化转型更让服务如虎添翼。该行构建的“大数据+AI智能风控体系”实现“秒级审批”和“精准定价”,推出“零感知”预授信服务,企业用信体验大幅提升。
成效令人瞩目:2024年末科创金融贷款余额达482.69亿元,增速高达44.50%,其中“科技贷”等产品增速超40%,位列全省前三。
四、扎根城乡的“郑银温度”:普惠金融的毛细血管
在临颍县老城社区活动中心,居民们边做手工皂边听反诈课。“原来借银行卡也可能涉嫌洗钱?”李阿姨恍然大悟。这场由郑州银行临颍支行策划的“反诈宣讲+手工体验”活动,让金融知识在笑声中入脑入心。
这种“有温度的服务”正是郑州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的缩影。该行着力打造“四大管家”服务体系:通过优化服务渠道、完善产品功能,提升“市民管家”服务水平;丰富普惠产品体系、优化线上流程,做深做透特色客群,深化“融资管家”特色;提升产品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升级“郑好财富”服务品牌,强化“财富管家”能力;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实施县域引领发展战略,通过优化乡村金融服务渠道、提升乡村金融服务体验,发挥“乡村管家”作用。
站在资产突破7000亿元的新起点,郑州银行正以更高站位谋划发展蓝图。将“五篇大文章”作为战略支点,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站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区域发展的新起点上,这家扎根中原的金融机构将持续聚焦“两高四着力”,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坚实的“郑银”力量。
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