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省气象台官方微博发布信息,2025年07月15日08时至17时,最高气温前三名的县(市、区):郑州市荥阳41.9℃,洛阳市偃师41.6℃,洛阳市伊川41.5℃。7月14日,郑州市最高气温为42.4℃。
42.4℃,是不是达到历史极值?
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郑州国家气象站在1966年的时候观测到最高气温43°。虽然目前最高气温没有破纪录,但来自中国天气网的消息显示,近10年来,郑州郑州高温天气增多10天以上。
破纪录成日常 近30年高温极值明显增多
来自中国天气网的消息,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济南、重庆、合肥、福州、杭州、南京、上海等地最低气温高于28℃的日数正在明显变多。其中,南昌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平均每年只有5至7天,2011年至2020年增加到21.7天,重庆也从平均每年2至3天,增长到17.2天。
今年6月以来,我国高温天气不断,特别是四川盆地一带,高温日数之多、强度之强,历史同期罕见,高温纪录接连被打破。
不仅如此,全国范围内的高温极值也在逐年刷新。中国天气网盘点了国家气象站近60年大数据发现,我国大部地区高温极值呈现出明显增多的趋势,尤其是近30年格外明显。
最近10年郑州等地年均高温日数增多10天以上
近些年,高温“工作”十分勤恳,不仅“提前报到”,还经常“延迟下班”。截至6月24日,我国不少地方已经超额完成了上半年的高温“指标”,西安、郑州、济南、成都、天津、太原、重庆的高温日数都比常年同期偏多1倍或以上。
其中,兰州、太原、北京、郑州、杭州、上海、合肥、福州、海口、重庆等地高温增多趋势明显,基本都在2011年至2020年达到顶峰,相比20世纪70年代,福州、上海、杭州、海口、郑州等地最近10年的年均高温日数增多10天以上。
面对日益频繁的极端高温事件,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仍在继续,未来高温肆虐或成常态。高温纪录不断被打破,冰川加速消融,极端暴雨也愈发频繁,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气象组织呼吁各国早预警、早行动,社会各界也应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减轻高温热浪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
记者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