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18项科技金融重点任务 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2025-07-03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7月3日,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郑州市支持加快科技金融发展若干政策新闻发布会”,就日前印发的《郑州市支持加快科技金融发展若干政策》出台有关背景、核心内容及落地实施路径等进行全面阐释。

记者从现场获悉,郑州将从健全专业化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打造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和营造科技金融发展良好生态环境等方面发力,深入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

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活力足

近年来,郑州科技创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截至2024年,集聚一流大学研究院8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7家、国家级创新平台68家,中原科技城全国排名跃至15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5487家,人才总量超300万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80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国家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郑州市金融市场较为活跃,有金融机构421家,今年一季度金融业增加值408亿元。截至目前,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41万亿元、4.15万亿元,均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第2位。郑州建设的线上“郑好融”平台,设立规模5亿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落地“N”个线下金融服务港湾,打造“1+1+N”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18项重点任务”构建全链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此次出台的《若干政策》推出一系列具体措施,郑州将从健全专业化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打造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营造科技金融发展良好生态环境等四个维度发力,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地方政策性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与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营造全国一流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具体来看,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包括“建立服务科技创新的银行业专业机构体系”“构建广覆盖的科技保险服务体系”“健全政策性科技金融运营主体管理机制”“探索打造以耐心资本为主的创业投资体系”“完善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等5项举措。

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围绕创新驱动、制造强市战略定制金融产品”“加强科技型企业专属金融产品开发”“创设知识产权系列金融产品”“支持商业银行探索‘投贷联动’业务”“推广应用‘创新积分制’制度”等5项举措。

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包括“建立覆盖科创全周期的基金丛林”“推动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完善科技投资退出机制”“丰富科技领域债券融资渠道”等4项举措。

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包括“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健全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科技金融工作评估闭环机制”等4项举措。

三大保障措施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为有力推进郑州市科技金融发展的若干政策系统工程的实施,郑州将主要从3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加快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试点、科汇通试点、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试点等5个国家级试点提早谋划推动。推动工银投资、中银资产等五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基金在我市落地,为种子期和初创期科技企业提供急需的“耐心资本”。

二是优化“郑好融”金融科技平台功能。依托征信牌照优势,完善“金服+征信”双平台运作模式,推动全市市场主体应入尽入,实现信息、信用、信贷联通。全案化、规范化、智能化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争取“郑好融”平台授信规模达到1000亿元。

三是加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落地,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500亿元。在保障政策落实机制方面,及时协调解决科技型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确保相关扶持政策资金到位。

记者 安欣欣/文 徐宗福/图

分享到: 编辑:王洋 统筹:陈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