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全市中小学生暑假正式开启。昨日,郑州市教育局发布假期提醒:防止网络沉迷,拒绝参加违规培训,健康快乐过暑假。
教育专家表示,暑假期间,家长应关注孩子健康成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利用暑假时间增进亲子沟通,引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指导孩子科学安排暑假生活,培养其家庭观念和规律意识,多陪伴孩子进行体育活动塑造其强健体魄,带领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开其世界观、人生观,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防止网络沉迷,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根据国家“双减”要求,任何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暑假期间任何形式的学科类培训均属于违法违规行为。但是,合法合规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可以在节假日期间组织非学科类的培训活动。如果孩子确实有参与非学科类培训的需求,建议家长审慎选择培训机构,请务必认真核验机构资质,选择“证照齐全”的合法合规培训机构,同时,一次性缴费不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不超过5000元,缴费后及时索取发票,避免权益受损。
此外,暑期提醒家长和学子们要警惕违规的竞赛活动。年初,省教育厅、郑州市教育局官方相继对外公布了2025年度的社会竞赛“白名单”(其他社会竞赛活动均属于违规竞赛),政策明确规定,竞赛应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任何单位、组织及个人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成本费、工本费、活动费、报名费、食宿费、参赛材料费、器材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费用,做到“零收费”;不得指定参与竞赛活动时的交通、酒店、餐厅等配套服务;不得通过面向参赛学生组织与竞赛关联的培训、游学、冬令营、夏令营等方式,变相收取费用;不得推销或变相推销资料、书籍、辅助工具、器材、材料等商品;不得面向参赛的学生、家长或老师开展培训;不得借竞赛之名开展等级考试违规收取费用。赞助单位不得借赞助竞赛活动进行相关营销、促销活动。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学生或组织学生参赛的学校转嫁竞赛活动成本。
为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市县区教育部门开通了16部学科类校外培训监督投诉电话及16个电子邮箱,如果有市民发现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为,请及时拨打所在区县(市)的监督举报电话或通过微信小程序—违规校外培训“随手拍”实时反馈至教育部门,帮助孩子们切实减负。教育部门收到举报线索将第一时间依法依规及时处置。
记者 王红 张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