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艾火,共筑健康中国。当蝉鸣叩响盛夏的门扉,艾草的清香沁人心脾。5月2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艾灸爱好者齐聚郑州,共同见证中国郑州首届(2025)艾灸馆馆长大会暨三伏养生特色技术与 AI 赋能大会召开。在这里,传承千年的艾火文化与前沿 AI 技术相遇 ,开启一次传统与未来的深情对话,为中国艾灸事业传承与创新书写新篇章。
政企协同聚势共筑艾业迭代新范式
中国中药协会艾草专委会主任张长河在致辞时对奋战在一线的艾灸馆馆长给予充分肯定,尽显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高瞻远瞩;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刘富民另辟蹊径,以文化传承为脉络,讲述艾草在华夏文明长河中的独特印记,将历史底蕴与时代使命娓娓道来,并当场赋诗一首“初夏时节麦梢黄,中原大地飘艾香。艾灸精英襄盛举,初心一片铸辉煌。”郑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李新有则扎根民生视角,结合群众健康需求与基层实践,提出务实可行的发展建议;承办方老艾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正阔更是满怀热忱,慷慨激昂地号召在场同仁,以传承创新为笔,以专业深耕为墨,携手为艾灸事业的繁荣添砖加瓦。
刘富民携手河南爱心之家德艺双馨杜尔杰、刘侠、唐锋向老艾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小艾叶公益基金捐赠四幅浸润心血的书画作品。
专家倾囊亲授 共探艾业进阶新维度
大会期间,高希言教授带来世界针联透灸技术标准应用课程。他以简洁有力的风格直击重点,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将复杂的透灸技术标准梳理得条理清晰。从技术标准的制定背景,到实际操作中的关键参数与规范,用精炼的语言和直观的图示,他将透灸技术的核心精髓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常小荣教授关于三伏灸调理脾胃的课程,堪称一场凝结中医智慧的文化盛宴。课堂上,她化身 “脾胃守护者”,依托数十年临床经验的深厚积淀,将三伏灸的理论体系如画卷般徐徐展开。从 “冬病夏调”的经典治则切入,到解析 "三伏灸" 的天时地利之机,再到贯通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与 “未症先治”的预防医学理念。她层层递进地阐释了借三伏天阳气鼎盛之势养护机体的核心逻辑。她强调,三伏施灸需将中医外治精髓与药物特性、经络传导、穴位配伍形成三维联动,方能达成阳气充养与脏腑调和的协同效应。课程中,她以气血为健康根基的理论框架,系统解构脏腑功能与气血运行的辩证关系。在循序渐进的讲解中,不仅揭示了脾胃作为 “后天之本”在气血生化中的枢纽作用,更通过临床案例实证,展现三伏灸如何通过温运脾阳、调和胃气,从根本上改善气血不足的病理状态。
随后,老艾堂商学院院长孙琳以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带来《中医经方筋府给药技术在慢病调理上的应用》专题分享。她深入浅出地剖析传统经方与现代给药技术的创新融合,通过经典医案与数据对比,生动展现筋府给药技术如何精准作用于人体经络,激活气血循环,为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慢性疾病提供绿色调理方案。不少现场馆长惊叹于中医经方外用治法的神奇,更对这项技术在慢病防治领域的广阔前景充满期待。
谈及艾灸产业发展,高希言、常小荣两位教授希望艾灸产业能够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突破。高希言教授呼吁规范行业标准,推动艾灸国际化,叮嘱从业者严守技术标准,提升专业素养。常小荣教授盼科研成果落地临床,助力艾灸融入现代医学,鼓励从业以专业仁心守卫健康。
业界协同创新 共绘艾灸馆经营新图景
以灸界领航实力,立行业匠艺标杆。在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艾灸这一千年养生智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业界同仁齐聚一堂,以协同创新之势,共绘艾灸馆经营新图景。
北京老艾堂中医研究院院长、河南老艾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带来了《幸福灸馆经营之道暨艾灸馆经营标准应用》课程。
在数字经济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如何让千年养生智慧搭乘流量快车触达千万用户,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软银科技创始人徐利卫在课程中深度解读如何借助 AI 技术实现精准营销,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目标客户,利用智能工具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
大会期间,来自辽宁、江苏、浙江等地的6位优秀馆长带来实战经验分享。
业内人士认为,这场汇聚政、企、研、媒多方力量的行业盛会,不仅是一次技术与经验的盛宴,更标志着中医艾灸行业在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双轮驱动下,正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当三伏灸的温热疗法融入AI健康管理系统,当透灸技术标准成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当“幸福灸馆”的铁三角模式在千万门店落地生根,古老的艾草必将在新时代的土壤中萌发新的生机。
记者 成燕 安欣欣/文 徐宗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