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郑州 | 西流湖:城市“绿肺”沁人心

2025-05-17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胜日寻芳何处去,尽揽芳华西流湖。

西流湖,位于郑州市西三环之外,中原路与化工路之间。作为郑州重要的生态与文化地标,经历了从城市“水缸”到西部“绿肺”的转变,承载了城市发展和生态修复的历史记忆。

引黄入郑 曾是“郑州大水缸”

20世纪70年代,郑州市因省会迁入后人口激增,原有水源(贾鲁河)难以满足需求,引发“水危机”。1971年,郑州市启动“引黄入郑”工程,通过邙山提灌站将黄河水引入贾鲁河故道,筑坝形成人工湖——西流湖。其名源于“黄河水西流入郑”的独特流向。

西流湖最初承担着城市水源地功能,曾是柿园水厂的主要水源,供应郑州市近50%市民的饮用水,被誉为“郑州大水缸”。约900亩的西流湖湖水清澈如镜,沿岸杨柳依依,快哉亭、苍野亭隔湖相望,每逢夏日,都是市民寻求清凉的好去处,吸引着众多游泳爱好者前来畅游,划船、垂钓也十分盛行,湖水碧波荡漾、游客欢声笑语……那一片生机的水岸美景,早已烙在了老郑州人的骨子里。两艘自制游艇“五一号”“七一号”、19路西流湖公交专线,成为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2004年起,柿园水厂改用暗管直接取水,西流湖不再具备水源地功能。

两次蝶变 化身中央公园带

2010年起,郑州市政府申请取消西流湖备用水源地身份,调整为景观水体,获省里批准。河南省确定的66个城市生态建设项目中,西流湖城市生态公园是全省唯一一个在城市建成区内的城市生态公园。

2011年,郑州市决定将西流湖建成生态公园,并列为十件实事之一。通过地形修整、水岸梳理、植物种植等生态修复及景观营造手法,西流湖变成一个树林茂密、水草丰盛的生态型游憩绿地,成了郑州西区的中心生态绿地。2013年底,全面建成开放。

几年后,随着郑州市水生态治理,活化复兴贾鲁河,西流湖公园再升级。2017年4月,郑州市启动贾鲁河综合治理西流湖段绿化景观提升工程,目标是建成城市“绿肺”,与郑东新区龙湖相呼应。2018年4月,项目正式开工。

2021年4月27日,全新的西流湖公园正式建成开放。公园总面积242.65公顷,相当于339个国际标准11人制足球场,水域面积75.77公顷,相当于八分之一个西湖,水路全长5.6公里,形成了“一湖、二区、三园、五岛、十二景”的独特生态园林景观。

一湖:以湖、川形态为主的景观水系。湖水通过黄河生态水补给,水质逐步改善。

两区:中原路至建设西路文化传承游览区;建设西路至化工路生态景观游憩区。

三园:保吉文化园、盆景园、月季园。

五岛:飞鸿泽、白鹭洲、慕春渚、临风坻、保吉岛。

十二景:保吉凝碧、荷湾夜雨、千金梅岭、西流晴云、太子书院、京水春晓、北岗桃源、佛光秋渡、陇海丹枫、长河引虹、苍野松风、贾鲁芳华。

西流湖的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体现了“以水为依、以绿为托、以人为本、以文为魂”。与此同时,郑州市对化工路以北原西流湖北侧的一片沼泽地进行改造,建设占地面积562亩的郑州雕塑公园,于2014年12月30日开园。园内湖水连接西流湖,贯通贾鲁河,水质清澈,与西流湖公园一道,共同形成集生态文明建设、休闲游憩体验、历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城市中央公园带。

生态复兴 城市“绿肺”润万物

春有梅花香,夏有荷风凉,秋赏枫叶红,冬观候鸟飞,湖光山色四季变换,骑行泛舟尽享闲暇时光……西流湖的生态复兴,让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生活,成为附近居民的日常。

黄河之水西流入郑的壮阔与深远,化作三十载人间烟火。曾经承载郑州饮水记忆的人工湖,如今已嬗变为郑州西区的“绿肺”,其是展示贾鲁河千年古河风貌和河南文化脉络的生态公园,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假期前三天我来了两次,西流湖‘莫奈花园’太美了!游客都是帅哥美女,太出片了!”“华灯初上,风微凉,这一刻,这里就是郑州最浪漫的地方!”“颇有古人秉烛夜游之意,佳境也!”刚刚过去的“五一”节,西流湖公园“贾鲁芳华”景点月季花展吸引市民竞相打卡。

古桥新生 展开古河道画卷

西流湖公园作为郑州西部的“巨无霸”公园,园内步移景异、景景别致。

清澈宽阔的湖面景观令人心情开阔。弯曲的河道两侧,上百种植物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湖水波光粼粼,鱼翔浅底,野鸭低飞,鸳鸯戏水,珍贵的黑天鹅在此繁衍生息。“网红瀑布”“全景玻璃观景台”“观鸟塔”“百花苑”等景点吸引游客或凭栏远眺,或环湖漫步,将绿水交织、湖光山色、亭台楼阁交相辉映的动人画卷尽收眼底。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令人感受到郑州的历史发展脉搏。

在郑州市西流湖公园南区湖东岸边,一座庙宇坐落在山坡丘陵上的梅花林海之间,这是西流湖十二景之一的“千金梅岭”。在湖东岸的山坡丘陵上,种植了72亩梅花,每年早春时节前来打卡者络绎不绝。

一些沉寂多年的历史地标在西流湖公园建设中焕发新生。

这里有一座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京水桥,当年豫陕官道在此与贾鲁河相交,要想过河,只能取道京水桥。贾鲁河经常涨水,冲毁石桥,为了保证交通要道畅通,官府立附近宋、谷两大家族为“桥户”,负责每年修缮京水桥。近年来,在西流湖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中,结合书院北侧岛屿打造了京水春晓景点,再现石桥、水榭、景墙、碑亭、驿站,徐徐展开了一幅古河道画卷。同时,在不远处建设宋式风格的晴云阁,高45米,是公园的制高点。

和谐共生 已发现103种鸟类

鸟类的栖息繁衍,见证了西流湖目前良好的生态环境状况。

西流湖公园距离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约22公里,通过贾鲁河沿线生物廊道的构建,与周边绿地连通,营造迁徙鸟类生境空间,有针对性地对常见的城市留鸟、冬候鸟、旅鸟、两栖动物、小型哺乳动物、昆虫等生物栖息环境进行营建和调整,修复公园中生态系统食物链,构建植物群落,提升水质,提升昆虫、鸟类与动物对栖息地的适应程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西流湖已经发现103种鸟类,涉及15个目,39个科。

西流湖的涅槃重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郑州建设的缩影。郑州市园林局将把西流湖公园打造成郑州市西区的“西湖”“瘦西湖”,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优秀的生态公园、传承历史的文化公园、市民满意的精品公园。

本报记者 裴其娟

刘德华/文 马健/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陈静

相关新闻